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20100927 謝長恩 - 海之森

有幸在今年8月,參與這首曲子的世界首演。
也有幸,第一次參加大編制作品的世界首演,
而且還是擔任重奏團的一員。

整首曲子聽起來,我覺得很「日本」,
或許是曲子有一大部分在日本完成,
也或許是老團長的學習背景影響,
我好像在曲子裡面聽到類似八木澤教司一般的結構,
與天野正道相似的配器,
兩個人的走向差異蠻大的,但不會不搭嘎。

以「海之森」這個意象去思考這首曲子,
大概可以這樣去思考:
第一段是淺海大陸棚,用明亮、調性的大和弦,
表現大陸棚非常明亮、色彩繽紛的景象。

第二段大概是形容鯨魚那類型的大型生物,
以和緩的旋律表現鯨豚悠遊海中的情景。

第三段應該是海底的甲殼大軍,海底橫行霸道。

第四段則是暴風雨之下海面波濤洶湧的樣子。

第五段式深海1000公尺以下的畫面。
不和諧和弦搭配不斷閃出的奇特聲音,帶來無光世界的弱肉強食。

第六段回到海面,描繪漁民捕魚的景象,
搭配人聲很有震撼效果。

最後一段則再次回到淺海大陸棚,以夕陽落海般閃亮的銅管
表現海洋的無限繽紛與壯闊。

在裡面,我好像聽到這些東西。

不知道,跟原作者想像的差多少?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100915 終結貧窮?

昨天晚上看了第一章,有一些想法

以熊彼得的觀點,一個封閉的經濟系統並不存在所謂的「淨利」,
所謂的「增值」也只是反應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渴望程度。
所有的「產出」到最後一定會被消耗掉。
現在所累積的「財富」,只是還未使用的「使用產出的權利」。

如果把這樣的觀念套在現在的經濟系統,
赤貧國加之所以赤貧,原因是沒有足夠的「產出」去交換「利潤」。
就算有足夠「產出」了,常就下來也是被蕭耗掉,
因為多出來的「產出」,是用「地力」去換出來的。
「地力」沒了,多餘的「產出」也沒了。
除非,系統外的「剩餘價值」以生態學的方式回歸到創造「產出」的土地上,
使「地力」也回到起始,不然整個生產鏈一定是單向的。

使窮國變富,在實際上很重要,但在理論上,卻是個很危險的概念。
在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到,實際上世界的財富總值是0,不可能為正,也不可能為負。
因為地球的資源沒有增減,人類只是將資源從一種型態轉變成另一種型態,
在中間依照勞動的不同分配資源。
現在有一邊是正的,相對就會有另一邊是負的。
也就是說,有富國,就一定會有窮國。
使窮國變富,意思就是拿富國的資源去給窮國,使兩邊差距不要太大。
拿資源的方式,可以是最直接的資源轉移,也可以是生產資源的方式轉移,
又或是交換資源的管道轉移。
不管是哪種,富國的資源量一定會減少,而且會減少很多。
肯嗎?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除非施行世界性的共產主義,強制所有的資源都共享,
不然這種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一定會持續,而且只會越來越嚴重。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100913 大分流

上禮拜五剛看完的書。
說的是工業革命前後世界貿易網跟大西洋貿易路線的變化。

在工業革命之前,世界的貿易網絡是長這樣:

歐洲從美洲進口初級產品(糧食、棉花、糖),自東南亞進口奢侈品(鴉片、香料、菸草、茶),
再用自美洲取得的白銀跟中國還有印度交易絲綢與布料。

再工業革命前夕,因為歐洲達到土地的人口上限,
糧食、燃料與建材取得都出現相當大的問題,
因此選擇自新大陸進口這些初級產品,等於是把新大陸當成歐洲的鄉下地方來用。
而整個歐洲則集中火裡發展密集工業。

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除了人口上限之外,糧食價格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在新大陸採取農產傾銷政策之前,歐洲一直處於糧食與建材不足的狀況,
糧食價格居高不下,產生新大陸糧食與棉花生產的誘因。
也迫使舊大陸工人放棄農務。

這也是中國一直沒有發展出相對應工業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糧倉政策讓中國物價維持在相當穩定的水準,因此缺乏對進口糧食的誘因,與全職工人的誘因。
另一方面中國選擇應付生態壓力的方法是持續緩慢的擴張,把人往邊陲送。
但這樣造成的問題是運輸成本過高,導致沿海與長江中下游幾個原型工業重鎮因拿不到原料而衰亡。

大概就是這些

中間有一大半因為翻譯而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