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1日 星期二

20060615 綠的海平線

今天,學校放了一步紀錄片「綠的海平線」,

講的是一群台灣到日本造飛機的少年工的故事,

文一講堂難得爆滿,導演也到了現場(真的是個正妹),

現場對談,從7點多片子放完一路談到快9點導演撐不下去。



歷史系的老師有提出一點很有意思「可能導演錄了100,

200,甚至400小時的片子,最後卻只剪了1~2個小時出來放」

導演雖然把narrator跟annotator的位子丟到觀眾跟「史料」手上,

但在剪輯的過程,是不是也主導了觀眾的視野,跟「史料」所陳述的「史實」呢?

我們接受到的是「第二手」的資料,

在不瞭解全盤的狀況下,用第二手資料看事情,很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今天,是不是也是這種狀況呢?

如果是,那「導演」想引導觀眾去想的是甚麼?

導演想告訴觀眾的是甚麼?



片子本身也很有意思,

當年的少年工,在經歷風風雨雨之後,

重新陳述當年的點點滴滴,是種史料。

但它是史實嗎?

還是它只是「史料」經過風風雨雨之後,

沈澱心情,用現代眼光詮釋出來的一種解釋呢?

當年的資訊是沒現代發達沒錯,

但當日本政府說要招考的時候,難道沒有人知道一絲絲的「真相」嗎?

我想不至於吧!

知道日本是去軍隊,應該就有概念說會是軍事化管理,

怎麼會說不知道狀況?這不合常理啊。

還是說,這只是種配合「時代需求」所做出的「詮釋」?

畢竟,心情這種東西除了本人,就沒人知道了,

過了這麼多年,怎麼說都對吧。



大概就是這樣,

過了一個小時了,有些感動其實在影片放完就被座談會沖淡了,

所以很多感觸想不起來。

等想起來再說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