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20100611 論審美

趁現在閒閒沒事,把之前醞釀一陣子的idea整個寫一寫吧。

為什麼會想寫審美?因為「美」這件事在生物學上很重要。

什麼東西美?每個年代不同,但都有個共同特徵:符合當時代的社經狀態。
「美」出現的目的,主要是提供繁殖上的訊息,告訴擇偶的雙方:我很棒。
每個時代生活條件不同,需要的身體素質與外型也大不相同,發展出來的審美觀也不一樣。

在前工業時代,因為生育率低且死亡率高,所以一般社會對女性的選擇是「屁股大、胸部大」。
為什麼?
屁股大,骨盆腔也就比較大,相對來說生產會比較順利。
生產順利,自然生育率就會高。
胸部大,這應該可以理解,表示泌乳狀況良好,幼兒的存活率也相對高一點。

不過在前工業時代的唐朝,發展出了一個蠻特別的美:女人要白白胖胖的才好看。
為什麼?
從社經角度很難去解釋。但如果從生物學角度,就變得很容易理解。
工業革命前,除了貴族外,一般人民普遍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造成的效應就是身形瘦小。而白胖的身體除了隱含前面所說得「胸部大、屁股大」之外,還象徵著營養條件相對優良,對於哺育下一代比較有利。

但進入工業時代,一直到現在綠色革命,審美觀也跟著180度大轉變。
現代人對女體的要求是「皮膚白皙透亮、身材前突後翹、腰要瘦」
對男體的要求則是「要高、肌肉要結實」
為什麼?
對男體的要求其實蠻容易理解的。
「高」與「結實」所展現的表徵一樣是營養條件良好。
另外,「結實」還可能代表的意義是有多餘時間維持體型,並且有足夠肌力進行體能活動。

對女體要求的「瘦」就比較特別了。
以往擇偶都強調「適度的胖」,而不會找個紙片人當老婆。
為什麼現在反而會去強調要瘦?
我自己推想,可能跟衛生條件,以及營養條件改善有關。
後工業時代,傳染病盛行率與死亡率大幅降低,一些短壽命下提高生育的策略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同時,這些策略還有可能導致母親死亡率提高,因為平均壽命延長。
所以對於現代人,「胖=營養條件好」已經不成立,所以也就不會去追求胖女孩。
但為什麼會偏向另一個極端?這我還沒想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