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20100714 詠嘆曲解

這是今年所有曲子的曲解

Finlandia
Jean Sibelius

    西貝流士(Sibelius)在芬蘭人民心中,有著國民作曲家的崇高地位。而本首《芬蘭頌(Finlandia)》即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十九世紀末,俄羅斯帝國佔領了芬蘭,同時廢除當地的自治權。為了鼓舞在異族統治下的芬蘭人民反抗帝俄統治、追求民族的獨立,西貝流士寫下了這首作品,並在1899年的芬蘭報業募資義演大會上首次發表。雖然俄國政府強力打壓《芬蘭頌》的演出,但仍無法阻擋芬蘭人民的反彈聲浪,因而在1904年宣布解禁。

    芬蘭在一次大戰中,趁著俄國深陷戰爭與革命的內憂外患之時,在1917年後重新取得了獨立地位。由於《芬蘭頌》在獨立運動的進程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與精神象徵,所以西貝流士親自從《芬蘭頌》慢板樂段改編的《自由之歌(FinlandiaHymn)》,亦成為了芬蘭的第二國歌,每逢節慶必定演出。

    《芬蘭頌》一曲分成四段,開頭以氣勢磅礡的低音銅管齊奏拉起序幕,彷彿訴說著帝俄統治下芬蘭人民的苦難。在不斷反覆的動機中,逐漸累積張力,直到行進曲風格的第二段才傾瀉而出,以激昂鼓舞的旋律,描繪出芬蘭人民的勇敢精神。悠揚但哀傷的第三段慢板,勾勒出「千湖之國」芬蘭的千里山湖美景,最終又再次轉回行進曲的歡快風格,在銅管齊鳴的浩大主題重現下為全曲作結。作品的速度並不快,但需要相當宏亮且飽滿的樂團音色來支撐;特別是銅打聲部在樂曲轉折與主題宣敘的部份上,均具有精彩且重要的演出。



Gate to Heaven
David R. Gillingham

   如果仔細去分析David R. Gillingham的作品可以發現兩種互相碰撞的元素在曲子當中不斷交替。一是非常現代的,充滿不和諧和聲、複雜節奏與特殊音效;另一個則是旋律性非常強的,非常平和安祥的。且Gillingham幾乎都選歷史事件與聖經故事做發揮,在同類型題材中顯得非常獨特。「Gate to Heaven」這首木琴協奏曲便可以看到這樣的特徵。

    曲子主要是描寫聖經裡面,靈魂從離開肉體到穿越天堂之門進入天國這樣的旅程。共有3個樂章,中間不間斷。第一樂章「Remission」主要描寫靈魂離開肉體進入未知的世界。輕柔哀傷的旋律像是在訴說對人世間的眷戀與還在世者的悲傷。樂章後段的快板象徵著在未知的世界裡靈魂被惡魔與世間過往所挑戰與折磨。第二樂章「Reflection」寧靜而且莊嚴。靈魂在無限宇宙中沈澱過往並重新取得力量,準備通過天堂之門。第三樂章「Redemption」以愉悅輕快的旋律,描寫靈魂進入天國之後所看到種種的美麗。最後在第二樂章再現下結束。除了木琴獨奏外,伴奏樂團還需要多種鍵盤打擊樂器與無音高樂器支援,且兩段快板節奏都不容易掌握,對樂手間的默契,與獨奏者對技巧的掌握都是相當的考驗。



Between the Two Rivers
Philip Sparke

    Philip Sparke是英國的知名管樂作曲家,且兼有小號與鋼琴演奏家的身份。但是他的作品並不特別偏重小號或銅管,而是延續自菩賽爾(Pucell)到佛安.威廉斯(Vauphan Williams)以降,英國樂派精巧而莊嚴的聲響;Sparke不僅將在對位與賦格方面的研究心得,廣泛應用在他的管樂作品中,更將傳統的英式演奏聲響提昇成更輕盈、更精密的形式。這首「兩河間(Between the Two Rivers)」即充分地展現出這些特性。

    乍見曲名,相信許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到,孕育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的兩條大河。但這部作品描寫的,並不是那兩條河,而是流經委託創作的荷蘭樂團「亨德利克王子銅管樂團(Fanfare Prins Hendrik)」所在城市:阿爾斯特(Aalst)的馬士河(Maas)與瓦爾河(Waal)。

    作品的素材,乃取材自新教改革發起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於1517年所寫下的詩歌〈上帝是吾等堅固的堡壘(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並加以進行變奏。在樂曲中,包括了主題序奏與四個迥然不同的變奏段落。

    輕快的第一變奏以木管群之表現為主;行進曲風格的第二變奏使用正規和弦與增和弦彼此穿插交錯,表現出戲謔之感。第三變奏以緩慢的聖詠風格作為開端,中途逐步轉入由銅管群吟唱的主題再變奏,製造出寬闊而溫暖的合聲效果;第四變奏是整作最具篇幅的段落,木管群間不斷地進行旋律的接力,將樂曲逐步帶向歡快而激越的結尾再現主題。樂曲中除了第四變奏木管群相互接應的段落難度極高外,銅打聲部也必須以輕巧但整齊的節奏支撐和聲,並應付不時出現的過門樂句,對樂手和指揮都是具相當挑戰性的作品。



On a Hymnsong of Philip Bliss
David R. Holsinger

    David R. Holsinger的作品,一般來說較為現代,充斥不和諧的和聲與節奏。然而菲利浦聖歌(On a Hymnsong of Philip Bliss)這首改編作品,卻是極少數的例外。

    「It is Well with My Soul」,這首著名福音詩的作者Horatio Spafford,在他的人生之中遭逢了多次殘酷的挫折,包括其子的病逝、財產在城市大火中一夕化為烏有、四個女兒遇上船難而喪生等等。但是Spafford並沒有放棄對上帝的堅貞信仰,反而更從對上帝的信仰中,重新尋回心靈的安適。當他前往女兒們的罹難現場,並準備和在船難中幸運逃過一劫的妻子團聚的路途上,寫下了這首詩作。

    後來,一位美國作曲家Philip Bliss根據這首詩加以譜曲,並於1876年發表。但遺憾的是不久後,Bliss在一次火車事故中,為了搶救仍置身於起火車廂中的妻子,而冒險衝進火場,就此下落不明;這首「It is Well with My Soul」也就成為了他的遺作。

    Bliss所譜寫的原版樂曲難度並不高,Holsinger僅在管樂團演奏的版本中,做了小幅度的配器改寫,使和聲更加飽滿,張力更加強烈。在樂曲中,木管與高音銅管群僅僅在低音域演奏,而以法國號寬廣的音色作為表現主軸,創造出聖詠(Chorale)般的莊嚴氛圍,是首容易表現且效果不錯的管樂小品。


海之森
謝長恩

    大自然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人類與大自然共存在這地球上,因著環境變遷,一切原有的美麗逐漸逝去。那上帝賜給我們最美好的環境,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將這幾十億年以來的好朋友傷害至某種嚴重的程度。人類破壞了自然體系,持續發展的文明能到何時?

    「海之森」創作之主要有兩個意象,可以是包羅萬象的森林,同時也可以是浩瀚無垠的大海,當然兩者也可以合而為一。樂曲創作之後期,筆者來到了日本東京都。 赫然發現在日本的東京灣,有一片由19731987年期間堆積而成,廢物多達1,230萬噸,面積達88公頃的的垃圾堆填區,目前正進行著將這荒涼廢土 脫胎為一座海上森林(新型的「資源循環森林」),擘劃著「海の森」這新環保理念與先進技術的樹木樹人,正是世界上建築界之傳奇人物安藤忠雄(Tadao Ando)。在這之後筆者更加獲得到共鳴,20世紀後半葉開始,一直在向高度消費社會邁進,結果是資源、能源正逐漸耗盡,人們應該反省前世紀的錯誤,更加 珍惜周圍自然環境,於是海之森強調了「珍惜大海、森林和水」。

    海之森為本次十週年音樂會之委託創作作品,亦為我第一首以管樂團形式創作之作品,樂曲為單樂章形式,之中由七大主要樂段所組成。除了樂段與樂段之間能清楚聽到在個性上、和聲設計上有著明顯對比之外,最主要有多次以打擊樂獨奏或重奏與管樂器競奏的形式表現。

撰文 謝長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