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20080910 分工

國富論真是個好物啊~~~



重點是,還不難看耶~~~




自從生物分成雌雄兩性之後,就注定要分工合作。

你想想,做愛做的事總不能老是一個人DIY吧?



人科人屬出現,生活上的分工大致分成兩部分:一般生活,與愛做的事。

一般生活的分工分成兩群:青壯年男性與老弱婦孺

青壯年負責到較遠的地方採集或是不用工具的狩獵;

老弱婦孺則在營地附近採集瓜果類與小昆蟲。

愛做的事還是一樣只分男女。



等到人開始會做工具了,分工就多了一項:做工具的人。

因為有了工具,採集與狩獵的收穫量比以前多,

足以養活一個不參與糧食生產的"閒置人口"。

因這這個閒置人口出現,人類最早的經濟活動也從這裡開始:以糧食交換器具。



人在無意間發現了稻子、麥子、小米與高粱,同時間馴化了豬,牛,羊,與馬,

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產業革命:農業革命。

畜牧與農產的大量食物供給,養活一批不從事糧食生產的人,

也把人們的分工體系再次細分。

因為糧食充足,所以這時候的分工體系大致上分成兩群:糧食生產者與非糧食生產者。

糧食生產者包括農夫與牧人;

非糧食生產者則包含了工具製造(採集與農牧用器具)、器皿製造(瓶瓶罐罐)、裁縫(早期的衣服是各家自行解決,因為衣服的原料是各家採集到的獸皮。但農業革命後人類活動從粗放變成集約,衣服原料也相對集中在牧人手中,也因此促使裁縫師的出現。)、藝術家(別懷疑,這時候就有閒錢養藝術家了)、巫師(醫生與祭司的合體)、與酋長(裁量部落內大小事)。



隨著糧食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糧食生產過剩的問題漸漸浮現。

多出來的食物怎麼辦?

分工又更細了一些,因為,最早的食品加工業出現了。

把稻子麥子曬乾磨粉,把肉曬乾或燻乾成肉乾。

這些原本在狩獵採集時期各家自己處理的事情,因著原料來源集中化,

落到糧食生產者相關聯的人手中,也為接下來的經濟活動鋪路。



因為定居下來,部落領土就有機會以同心圓方式擴大,

部落間的接觸就比以往來的容易。

經濟活動的規模也從部落內漸漸拓展到部落間。

於是,商人出現了。

早期的商人,從部落中買進貨品,到另一個部落中,拿現有貨品做籌碼,

換取部落中的特產帶回來。

為什麼會出現商人? 以物易物的工作農夫自己做就可以了啊?

因為早期部落間距離遙遠,可能有好幾天腳程,

自己走也是可以,但容易耽誤到糧食的生產,

如果委託給某人去處理,自己省工不說,還可以換到其他地方的特產幫自己家加菜,

何樂而不為?



但商人總是有好有壞,

交易過程難免會有爭執與衝突,尤其在價格這一塊,衝突最為激烈。

於是各方酋長集合開會,

為各項貨品訂出價格,以利交易進行。

這就是最早的經濟政策。



因為交易量日漸龐大,

商人一個人已經沒辦法負擔龐大的貨品運輸量,

經濟活動在這裡出現分歧:

一是車子的出現。

因為牛與馬的馴化,獸力變成可能。

而恰好製造業者看到商機,發明了車子,

從原本的人力拉車到後來的獸力拉車,

運輸量也往上跳了一階。



另一個分歧則是運輸業的出現。

除了自己拉車送貨之外,商人也可以選擇請人跟著自己把東西送過來,

交易完成後再把東西運回去。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延長交易的時間,同時增加貨品種類與數量。



差不多就這樣

再往後的經濟活動大家應該都很熟了。



從以上的推論來看,

最早最早出現的產業,除了採集之外,應該就屬製造業了。

而經濟活動的方向,則從部落內,往外到部落間,

也就是說,從內需市場轉向外銷市場。



跟現在的制度很像 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