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拉丁古諺,意思是『終將一死』
是啊!終將一死。那醫療又該當如何自處?
自從我們學會了洗手、學會了公共衛生、學會了如何殺死細菌,死亡就離每個人越來越遠,遠到我們都快忘了『memento mori』。但生命終有終期,只是時間與方式未知。躲過了這次死劫,沒人知道下一次會是什麼時候,會不會更痛苦。我們又該把醫療放在什麼樣的位置,讓我們可以面對一定存在的終點?
作為醫療相關從業人員,我們對於死亡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部份是它似乎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要打敗他。但既然死亡是生命的終點,醫療再怎麼厲害都不可能打敗它。那我們又要怎麼跟死亡相處?醫師誓詞裡明確提到『醫生必須以病患的最大福祉為依歸』,在現代醫學裡,那代表的是病患康復出院,即使中間可能會讓病患遭受到額外的痛苦。但如果病患已經明確表達「想死」的意願,也切結不讓醫療人員因此背負「殺人」罪責,此時的「病患最大福祉」是康復出院,還是安祥去世?進一步問,久病厭世者、憂鬱患者,他們的自殺,是否該救?若病患已經「預立醫囑」,放棄任何急救,真當危急時,醫生判斷仍有機會救活,該不該救?病患家屬執意要救時,醫護人員該遵照誰的醫囑?是醫生的判斷,家屬的期待,還是病患預立的要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