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20101115 Igor Stravinsky: L'Oiseau de Feu

如果當初Stravinsky沒有寫這首作品,現在還會有多少人看芭蕾舞?

這部「L'Oiseau de Feu」是Stravinsky芭蕾音樂的起點,也是他掀起世界波瀾的開端。那時候他快要結束跟Rimsly-Korsakov的作曲學習,並發表第一首管弦樂作品「The Firework」。正巧,俄羅斯芭蕾舞團需要一位作曲家,為自己的新作品譜曲,Stravinsky就這樣被推介上去,
寫了這首震驚後世的作品。

整部「L'Oiseau de Feu」是兩幕的作品,中間幾乎沒有間斷。所以Stravinsky在譜曲上以非常緊湊的方式把故事架構出來。另外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傳統芭蕾舞劇在進行上有蠻嚴格的規定。
什麼時候要獨舞、什麼時候是雙人舞、群舞又應該什麼時候出來,甚至連拍子、長度都有規定。Stravinsky在譜寫配樂的時候,與編舞家Fokine密集溝通,將這些規範一一破除。使得這首「L'Oiseau de Feu」與前面眾多芭蕾經典截然不同。就拿拍子來說,以前的芭蕾舞劇,拍子一般都使用6/8拍或是3/4拍,方便舞者跳舞;而「L'Oiseau de Feu」從開頭開始就沒有很明確的節奏型態。在複雜的民謠元素與詭譎多變、但華麗非常的配器中,拍子不斷變化。從開頭的12/8拍、中間Prince Igor與L'oiseau de Feu相遇的3/4拍、後面群魔亂舞4/4拍、直到最後大結局的7/4拍,只要情緒一轉變,拍子馬上跟著變。這對舞者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不過還好,Fokine並不是照傳統芭蕾舞劇的寫法去寫,所以除了後面的群舞比較麻煩之外,剩下的只要重點拍子有對齊就ok了。

單純把音樂拿出來,「L'Oiseau de Feu」本身就可以講一個故事了。在解放拍子之後,Stravinsky運用他超越Rimsky-Korsakov的配器才華,將音樂張力繃到最緊。尤其在Kashchei的宮殿裡火鳥引誘群魔亂舞的段子,與最後的加冕儀式,Stravinsky分別使用相同的旋律不斷變換配器與速度,從小音量的弦樂器到整團齊奏,讓人用聽的就可以跟到劇情,這樣的手法在Rimsky-Korsakov的作品裡並不常見。雖然這時候還多少看得到一些Rimsly-Korsakov的影子在裡面,但是大體上,Stravinsky算是找到屬於自己的配器語言,經過「The Firework」、「L'Oiseau de Feu」、「Petrushka」到「Le Sacre du Printemps」集大成,完成他第一個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