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20100329

好久沒寫網誌了。
真是個不盡責的部落客XD

這個過年真是有夠忙。
回到家就開始洒掃庭除,還要外帶修電腦、拍照跟帶小孩。
不過今年過年總算有點收穫。
學到怎麼「淨空」。

「數息」跟「觀呼吸」的方法可以幫助我把多出來的雜訊過濾掉,
維持思緒的清楚。
不過不知道是我太累還是方法不對,
每次數息數著,就睡著了XD

另外,最近的生活也是極度不正常。
七早八早就到實驗室,實驗做完店家也都打烊了,所以沒東西吃。
熬到下午受不了,開始東翻西找覓食去。
每個人都說我對自己不好,問題是我也不想啊!
也沒人為我想想,以我這種食量,我有可能會這樣虐待自己嗎!

最後,自己總算有「看起來」胖一點了~
運動量增加之餘,吃東西的速度也跟著放慢。
結果就是,排泄物看起來比較正常了,吸收也比較好,
身體看起來就比較厚一點。不過臉還是一樣XD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20100303 貿易打造的世界

這是書的重點整理跟與『國富論』結合後的一些思考。

為什麼歐洲人要往西航行?他們到底想追求什麼?
書裡面提到一個重點:絲路。

遠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前,歐亞大陸兩端的資本與產出,就透過一群牽著騾子或駱駝的商人交換著。而在工業革命開始前的歐洲,並沒有類似絲絹這樣的布料,而是以麻為主。因此絲在歐洲市場中變成高價商品。但是隨著阿拉信仰民族開始崛起,北絲路一度中斷。而這也造成歐洲對於絲織品與瓷器的需求爆增。爆增的需求促使臨海的歐洲國家尋找絲路的替代道路。所以1492年的哥倫布才有辦法出航。

另外,北絲路運送的主要是瓷器跟絲,南絲路運送的就是茶葉。
這類奢侈品的需求,讓歐洲貴族急於找到新的貨幣原料來源與交易標的。

那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市場最主要的變化是什麼?

首先,最明顯的變化是通貨膨脹。

因為南美洲發現銀礦富礦,大量白銀回輸歐洲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而這樣的交易讓歐洲農民加速財富累積。
因為南美洲開發不易,早期各種必需品都是從歐洲船運過去。
對於歐洲農民來說,這是幾乎不會飽和的超大市場。
演變下去,除了絲路交易量增加、繞過非洲的好望角航線誕生之外,
也直接促使家庭手工型態的工業,轉型成專業分工與集體行動的工廠模式。

第二個變化是糧食增產。

發現新大陸後,一些新大陸的原生物種被移植回歐洲栽培改良。
如玉米、馬鈴薯等。
這些物種的生長環境不比小麥嚴苛,單位面積產量也較大,
所以,造成歐洲市場糧食大規模增加,使得都市化地區的糧食不虞匱乏。

最後,是奢侈品的異地栽培。

原本如茶葉、糖等奢侈品,必須完全由遠東地區進口,
不僅成本高,斷貨風險也大。
因此歐洲人就想盡辦法將茶樹與甘蔗移植到新大陸與東南亞。
在自己的地盤栽種,成本總是比較低。

大概就是這些

看完有段時間了,有點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