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 星期六

20061230 震怒

X的


團練是讓你個人練習的時間嗎?



指揮在講解曲子是你該練習的時間嗎?



譜不熟是團練才該發現的嗎?



不要鬧了好嗎!



新生就算了,社長團長帶頭是怎樣!



下次團練是我的忍耐極限。



再一次,我會當發飆,然後走人。



反正,比不比賽,對我不是那麼重要。



有種就來試看我的極限,



看我敢不敢直接退出。



反正國樂社裡面會打定音鼓的只有我,



到時候看是我求你,還是你們求我。

2006年12月21日 星期四

20061222 小鐵升級

小鐵LEVEL UP.........


換裝備:Audio Technica ATH-T44 to AKG K501



測試設定:



1. 訊源:Creative SoundBlast X-Fi XtremeMusic 音樂創作模式 44100Hz 位元匹配設定



2. 播放軟體:Foobar2000 v0.9.2 DSP: Crossfeed, Output: X-Fi ASIO Output



3. 擴大系統:Audio-Technica AT-HA2



4. 測試音樂:

1.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9 "Choral" Mvt.4 Presto - Allegro Assai. sir George Soulti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 西村 朗 - マートラ

Akira Nishimura - Matra for Marimba,Timpani and 5 Percussionists

安倍圭子 / Percussion Ensemble Stuttgart

3. 三木 稔 - マリンバスピリチュアル

Minoru Miki - Marimba Spiritual for Solo Marimba with 3 Percussionists

安倍圭子 / Circle Percussion Trio



測試結果:



1. 音場變寬了。解析力提高非常的多。



2. 音量小很多,但音色比較好。



3. 低頻比較少,聽起來有點乾。



4. 動態呈現比較好,突然的大小聲轉換不會因此暴音。



結論:這4000真值得。

2006年12月18日 星期一

20061219 問自己

問自己.........


條件:

1. 有兩個對立的訊息。

2. 兩個訊息等價。

3. 兩個訊息傳到手中的時間點不同。



假設:每點都是不同狀況(證實而來的資料不一定可信)

1. 如果沒有其他管道可以立即證實。

2. 如果沒有管道可以證實。

3. 如果有管道,但無法立即證實。

4. 如果有管道,而且可以立即證實,但違反常理。



問題:你會相信哪一個?

A訊息(先到的),還是B訊息(後到的)



應該要好好深思這個問題。



今天,就遇到了.............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20061218 個人練習日誌

今天去聲子團本部,



拿了定音鼓,練了一下歡慶。


心裡有幾點想說:



1. 郭哲誠你真他X的是個混蛋!你以為定音鼓跟你的電子琴一樣好打嗎?

你寫的東西根本違反人體工學知不知道啊!



2. 原來歡慶要5顆定音鼓啊..........



3. 原來不是我退步太多彈不出來,是學校的鋼琴太爛只有一種力度。



4. 原來我的大聲現在是剛剛好,不是像之前以為的變成貝多芬.......



結論:歡慶有得練了.............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20061210 小鐵升級

小鐵升級..........


加上外掛 - Audio-Technica ATH-HA2



訊源: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Music 音樂創作模式



測試曲目:

1. Maurice Ravel - Gaspard de la Nuit, Samson Francois/ Piano (APE)

2. Masamicz Amano - GR Selection pour Orchestre de Vent, Hamamatsu Symphonic Band (MP3, 160kbps)

3. Jay Bocook - At Dawn They Slept, Washington Symphonic Winds(MP3, 128kbps)



測試結果:

1. 音量很大,如果不調小生,耳朵會受不了。

2. 聲音解析度提高,而且小鐵原本低音的渾濁感沒了。

3. 音色比較真實,尤其是金屬類打擊樂器特有高頻泛音很明顯。

4. mp3壓縮所造成的失真變明顯,而且低頻減弱。



結論: 該換耳機和硬碟了。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20061203 Show Tonight!

好累...........



終於演完了...............
果然還是不能不練.........



今天英國民謠喇賽了..........



排鼓都上台了音還是跑掉...............



好久沒有緊張的感覺了..........



感覺如果天山去比賽有失速的危險XD

2006年11月25日 星期六

20061124~20061126 新竹錄音

第一次上新竹錄音



第二次沒趕上火車..........



不知道第幾次覺得自己打很爛.........
11/24 下午4點40,出發上新竹。

沿路沒位子,就一會站一會坐的到台北。

到台北車站,要去坐客運,又一次覺得泰北車站幹嘛做這麼大。

到新竹,怕坐過頭沒地方下車,就從清大下,走去教會,

大概走了半個小時,哲陞跟裕翰都說覺得很不可思議。

晚上,就無聊的坐著上B看他們彈琴(因為帶去的PAPER在火車上就看完了),

到3點,終於睡了。



11/25 重頭戲,錄音。

錄音曲目:Samuel Barber - Adagio for Strings,林希哲改編。

早上9點半被叫醒,

急忙刷牙,沒吃早餐就趕著拆MARIMBA(一位有5台,加LYOMA)。

幫忙般樂器的工讀生還有人以為我也是耶XD

上到8樓,災難才正要開始。

4台M350長的幾乎一模一樣,只有一台比較特別,

要分出來裝,還不能裝錯,

真的很像在玩拼圖.........

4組21萬的拼圖..........

組好擺好位子,就開始練習。

我是MarI-3,相當於STRING BASS,

所以說全部都是長音,輪到手快斷掉.......

練習的時候一直算錯拍子,常常早一拍或是忘記換音orz

我自己的棒子希哲嫌太硬,就換了一副Mike Boulter F15軟棒,

我的就借給長恩,他說很像有TWO-TONE耶~

而且密度減半還可以連在一起XD

跑個兩三遍,錄音師和便當都來了。

就跑下去7樓吃便當。



下午,開始正式錄音。

因為一直有錯音,所以分段錄。

到這裡真的覺得還是不要進錄音室好了.......

打到最後真的手會沒力,尤其又是這種慢版長音的曲子。

到5點半,終於錄完了~~~

我跟希哲講一下,就急急忙忙衝出來坐車上台北(因為是7點半台北開的車)。

到公車站牌,開始二選一:坐火車or坐公車?

最後選擇坐公車。

上公車,就開始一路狂睡,而公車也一路狂塞......

所以到台北已經8點20了........

走到車站大廳,剛好44分有車,買了票跟便當就去等車。

上了車發現,新車廂耶~~~~

還有附報紙XD

然後自己就在搖搖晃晃的音樂中睡到花蓮,時間:11/26 00:19。

所以說,停車費變90..........

算了不管,反正都到了,不想管太多。



最後1點回到家,網路也剛好好了,

就開始抓抓抓,把缺的程式都抓完,順道做GHOST。

弄完,已經4點半了,上床睡覺,

結束這段新竹錄音之旅。

2006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昨天戰的有點莫名奇妙

上大學以來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我生物沒唸好............
這種感覺蠻特別的XD



而且,還是別系的"老人"..........



我該參戰嗎?



還是旁觀看熱鬧?



總之,它讓我最近的生活變的不無聊了XD

2006年11月21日 星期二

資料轉移完成

網誌資料轉移完成了。



舊站有的這邊也有。



現在就只剩相片了。

2006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

昨天本來要貼的,

結果無名給我壞掉,

害我辛苦打快1小時的東西就這樣沒了。

今天應觀眾要求,重打一份。
昨天本來要貼的,

結果無名給我壞掉,

害我辛苦打快1小時的東西就這樣沒了。

今天應觀眾要求,重打一份。



先貼曲目:



1. Antonín Leopold Dvorák - Slovanic Dances op.46 No.1

2.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 Overture to "Ruslan und Ludmila"

3. Johann Strauss Jr. - "Frühlingsstimmen", Walzer op. 410

4. Ferde Grofé - Grand Canyon Suite

5. 蕭泰然 - 大提琴協奏曲 第二樂章

6. Georges Bizet - L'Arlésienne Suite

7.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Solennelle "1812", op.49



整體而言,NSO演的蠻好的,

但是,音響系統爛掉了。

感覺完全沒有調BALANCE,不是爆掉,就是太大聲。

這次演的最好的,我覺得是第3,4,5,6四首。

第5首因為是第一次聽,所以覺得不錯,但沒啥感覺,

只覺得喇叭很糟,聽起來很雜而已。



第3首是請裡面的小號首席David Argenta出來吹女高音的部分,

感覺起來,用唱的比較好聽XD。

他自己在高音的地方也爆3個音。

不過最後面吹的很不錯。



第1首演起來不像斯拉夫舞曲,像是歌劇序曲XD

感覺有點太厚重莊嚴了點。



第2首沒聽過,所以沒感想。



第6首蠻不錯的,應該是裡面最沒問題的吧。

尤其是最後一個樂章,整個氣勢都拉到最高點,

剛好接1812正好。



第7首是我這次衝的主因。

我覺得簡文彬把它處理的有點法國風,

沒有俄羅斯指揮習慣的濃稠厚重。

開頭的聖樂我還是覺得用唱的比較好聽,

雖然器樂版也不錯。

但是不安的動機進來之後,就感覺大提琴沒在用力拉,

一整個虛。

到最後面,真的演的很棒,

不過管鐘可以加支麥克風,因為聽不到。

然後如果不方便帶禮炮,麻煩請用大鼓,

罐頭砲聲聽起來真的很好笑。



大概就是這樣。

我的音樂

人家說,

一個鋼琴家所彈的音樂,

代表的就是他的個性。

那麼,我的個性不就是貝多芬,而不是德布西了!?











棒子纏好了~~~

纏了兩天,終於弄好了。



還好這次是買細的毛線,不然不會這麼順利。



不過,這毛線也太花了吧.......=.=



Clair de Lune

最近重新開始練這首,發現它的層次比我想像的多。


最近重新開始練這首,發現它的層次比我想像的多。



到底是要輕柔還是流暢?

到底要大聲還小聲?

是要中規中矩,還是自由隨心?

這些問題,我都要好好去思考一下。



曲子分3段。

第一段我想用散板的方式處理,

用很多的留白來營造空靈的氣氛。



第二段我想用類似舞曲的手法去處理左手的琶音,並且用稍微快的速度去彈。

然後每組琶音完,快速的半放踏板,這樣可以去掉大部分的聲音,但又不至於完全斷掉。

走勢的部分,我比較想跟著旋律線走。

而最後面是我一直搞不定的地方。

因為到底要怎麼詮釋,我一直沒有IDEA。



最後一段我想再回到散板。

但是前面是稍微快的,

所以這段的散板也會比較快。

到最後,旋律慢慢少,我就慢慢放慢,而且慢慢變小。

最後一個音,用mf的力量快速帶過,然後踏板一直留著直到沒回音。

這樣留白的效果就可以出來。



這是理想的詮釋方式。

但觸鍵的部分還搞不太定。

因為偏輕柔,到中間我的觸鍵就容易變成貝多芬。

所以這點要再修正。




Maurice Ravel

生於1875年,死於1940年。

是法國近代的大師之一。

也是久居法國的「偽」西班牙人。




生於1875年,死於1940年。

是法國近代的大師之一。

也是久居法國的「偽」西班牙人。



他是和Nicolas Rimsky-Korsakov齊名的管弦樂大師,

創造出許多令人驚嘆的管弦樂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最後一部作品:Bolero。

他利用Bolero特有的頑固節奏,與三組旋律不斷重複,

創造出極度絢爛的色彩。

首演出就造成極大轟動,之後便一直風靡至今。



因為他的曲子結構精巧,而且和聲與節拍元素堆疊緊密,

又有「瑞士鐘錶匠」之稱。

其中的代表作,就是Bolero。



而他的鋼琴作品,則展現出他特有的浪漫特質,

與想像能力。

但因為他自己是個鋼琴大師,

所以他的鋼琴作品也特別難。

其中,最紅的就是「Gaspard de la Nuit」。

這首號稱媲美Balakirev的Islamey,

不過在戲劇張力上,又比他更勝一籌。



因為他的生長環境是法國與西班牙的交界山區,

所以他的作品透露著西班牙風情,

但卻是以法國糖衣做包裝。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Rhapsodie Espagnole」。



另外,他又活過兩次世界大戰,

所以晚期的曲子常常最後是以狂亂做收場。

例如說:La Valse。

這首號稱「最後的維也納華爾滋」,

是他的管弦作品裡面比較少演出,

而且比較艱澀難懂得作品。

但其中所展現的超技管弦技法,

與五彩繽紛的音樂色彩,

都像是在為接下來的驚世之作「Bolero」做暖身。



總之,他是個法國人,

骨子裡是個西班牙人。

他會彈鋼琴,

但他最擅長的卻是管弦技法。

他寫曲極度精巧緊密,

但常常以狂暴混亂作收尾。



這就是拉威爾。

一個矛盾的偽西班牙人。




大心~~~

歡慶練起來了~~~



比我想像中的要簡單。



只要找到特定的排法,剩下的就只是努力讓自己不要敲到框而已。



不過,示範帶裡面的打擊太混了啦!!!



哪有省略省成這樣的..........











Richard Strauss - Salome

昨天苦難之日結束後,我跑去光南買東西,

剛好看到自己找很久的東西:Richard strauss - Salome

當場大心~~~
昨天苦難之日結束後,我跑去光南買東西,

剛好看到自己找很久的東西:Richard strauss - Salome

當場大心~~~



買回家看,

對前面不太有興趣,

所以就直接跳從七重紗之舞開始。



簡單講,沙樂美真的是變態.....=.=

這個人心裡有問題。

竟然會為了這種事情殺人。

不過這個版本的七重紗之舞感覺不夠艷,

我記得Wilde的劇本裡面寫這段是個艷舞耶.......



唱沙樂美的女高音演技很讚,

表情跟肢體動作都很傳神。

其他主角也是,

整體來說,這片值得推。

送給自己的問題

什麼是「真理」?

定義是什麼?



在我所學之中,

有多少是「定義」?

有多少是「定理」?

有多少是「定律」?

又有多少只是「假說」?



送給自己這些問題,

也送給所有有看這個BLOG的朋友。











放空

學習放空,



讓腦袋放鬆。



放鬆過後,張力才會出來。











音樂?音響?錄音?

最近腦袋被音樂塞滿,

所以空了幾天不聽音樂。

結果,就冒了一個問題出來:



好的音響,才能放出好音樂嗎?

好的儲存媒介,才能儲存好音樂嗎?



PTT耳機版上一堆的耳機魔人,

在炫耀說自己花了幾萬幾萬,買了多好多好的器材,

聲音多美多美。

我心裡就在想:難道只有那些幾萬幾十萬的AKG還是鐵三角,

放出來的才叫音樂?

那我用一組600的KINYO去放,它就變噪音了?



音樂,在現代的人們眼中,它就只是一組一組的波形,

或是1和0的組合。

難道我用唱片放,它是音樂,

把它轉成MP3,它就變成噪音了?



真正懂得欣賞音樂的人,

是不會太在意使用器才是不是最高級的。

因為,他們清楚,

器材只是媒介,真正的重點,是那些無形無相的資料。

用什麼器材放,用什麼媒介存,

都不是重點。

因為,跨過器材的迷思,

音樂還是一樣迷人,還是同樣的震撼人心。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古典音樂魔人,

到現在還死抓著那些死不知道幾年的大師們的錄音。

因為就算錄音品質不好,

大師們的心意,還是透過這些品質不良的聲音,

傳達出來了。



但說這麼多,

live還是無可取代的啦!

再怎麼高級的錄音設備,

再怎麼完美的播放器材,

也比不上現場聆聽的震撼,

也比不過那種天時,地利,人和下,

所產生的感動。

這,才是音樂最原始,也最完美的呈現。

莫名其妙

這次真的很莫名其妙



如果說一篇文章可以造成這麼多聯想,

那我也無話可說。



如果我要操弄曲目,

我會做得這麼明目張膽嗎?

我不會這麼笨。

譜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很清楚,

這樣莫名其妙的聯想,

對人是種傷害。

這應該是常識吧。



反正,事情這樣,我也不想多說什麼。

頂多,就是自己閉嘴而已。

是我該做的,我不會逃避,

但不是我該做,你們來找我的,

我會慎重考慮。

免得又莫名其妙被人誤會。











研究生

沒想到我竟然不像大學生



還比較像國中生或高中生...........



我該感到高興嗎?????





好的老師

只要還有一個學生渴望求知,就不應該有老師停止上課。



這才是為人師表心裡應該有的認知吧..........



老師上課不是為了家長,為了學校,



而是為了學生。



如果老師沒辦法認知到自己教育的主體是學生,



那麼將永遠擺脫不了共犯結構的束縛。











Requiem -- 安魂曲

Requiem -- 安魂曲



安魂曲,顧名思義,是要安亡者的靈魂,讓亡者前往喜樂的國度,故名安魂曲。



但安魂曲真的是要安靈的嗎?



高橋留美子在漫畫『相聚一刻』裡面說得好:「未亡人,意思不是讓陪著死者一起走,

而是要生者好好活下去啊。」



安魂曲,美其名是要安慰死者,但實際上,安魂曲最主要的目的,

應該是讓生者趁著安魂彌撒的時候,給予死者最大的思念與祝福,

同時告訴自己:「自己還活著,要好好活下去。」

這才是安魂曲最主要的目的吧。



一般安魂曲是唱拉丁文的經文,包含有Introitus,Kyrie,Sequentia,Offertorium,

Sanctus,Benedictus,Agnus Dei, Communio : Lux Aeterna這幾個段落。

其實就像台灣習俗的告別式一樣,讓生者去緬懷亡者,並且藉由音樂的力量,平復失去的情緒,

或者把累積的情緒作一次釋放出來。



到目前我最喜歡的安魂曲應該是Britten的『War Requiem』吧。

這首名列四大安魂曲之一,也是四大安魂曲裡面,最晚寫成,也最恐怖的。

相傳Britten因為受到美國政府的壓力,不得不寫這首曲子表示自己的立場,

寫成之後,1962年在英國的Coventry大教堂首演,藉此表達對戰爭最強烈的控訴。

曲子聽了,只有一個感覺:好恐怖........

他大部分還是用曲調音階來寫,但是他選擇複調性與不規則節奏,

同時配合大量的打擊樂器,和一位男高音以朗誦Owen的詩作,

再配合大型拉丁彌撒,製造出迷離,恐懼,錯亂的感覺。

我覺得整首曲子我最喜歡引子。

因為引子一開始就把戰爭帶來的死亡赤裸的『唱』了出來,

同時管鐘敲出代表死亡的鐘聲,但是同時兒童合唱團又在死亡中

唱出屬於天堂的和平,儘管這個和平也是暗潮洶湧。

光一個短短不到兩分的段子就表現出這麼多的東西,真的讓我非常的訝異,

也讓我瘋狂得迷上這首。





20060718 浪潮之行

前一個禮拜,我跑去聲子樂集參加暑訓,14號出發到新竹演出。



前一天晚上,刮大颱風,我怕睡過頭出事所以就住在聲子,

沒想到聽同伴聊天聽著就到1點半了......

14號早上4點半,小雅跑來morning call,我不甘願的起床,

因為五點半就要坐車出發。

5點半,正式出發,我從進蘇花開始就一路睡,睡到福隆,

因為這一個禮拜的集訓實在很累。

司機先生開車很猛,本來預計2點多才會到新竹,結果1點多就到了,

比預計的早了至少半小時。

剛下車,小宇就說:「20分鐘後老師會開車來載我跟弟弟過去演藝廳裝木琴。」

聽完當場囧..........

20分鐘後,老師來載我們過去,然後就一路忙,忙到5點彩排結束,才休息。

新竹市立演藝廳的音響效果真的蠻不錯的,殘響長了點,但是不用很費力就可以送出去,

比起其他場地好太多了。

到了晚上,一整個不會緊張,可能是想說有擊樂團撐著吧,所以就不怎麼緊張,

不過reed跟hosay打錯兩個地方......orz

演出結束,收樂器,惡夢正式開始........



本來就知道樂器很多,但沒想到多成這種德性.......

9點半表演結束開始收樂器,一直收到11點整個才弄完上車,

11點半才會到飯店,在門外關了差不多半小時,才有人回來開門.........

回到飯店,只覺得:全身快散了..........



隔天好一點,9點半出發到南投,早上7點半小雅一樣跑來morning call,

之後跑去吃早餐,這是我不知道相隔多久第一次吃早餐XD。

早上9點半出發,大概11點多到南投文化局演藝廳,

那天下著小雨,一樣一路搬著樂器進去裡面。

南投的場地很乾,而且只有後反響板,聲音整個送不出來orz

這天因為太累了,彩排到一半就在觀眾席睡著了,

後來到reed第二樂章才醒來進去彩排。

晚上,人好少.......加起來應該沒有20個人,

可能是因為下雨的關係吧........



這場演出還好,不過setting的有點久,被mark給迷惑了。

不過這場我打的部份倒是沒錯,只有鑼的音量好像不太夠。

剩下的應該都還過得去。



結束之後收東西上車,這次收的就很快,一方面是終場就先拆一些樂器,

另一方面管樂的人也過來幫忙撤場,所以整體而言速度比新竹場快很多。

大概12點回到新竹,先到聲子下樂器,總算見識到兩條運輸線的威力。

本來兩個小時還不一定搬的完的樂器,半小時就全部搞定了.....XD



搬完樂器,一群人坐車到清大旁邊的夜市吃宵夜,我在旁邊耍孤僻,最後被叫去跟老師坐。

當天晚上,也是全身無力的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到大概3點半才睡,隔天大概8點半起床。

總共睡了5個小時,所以沒啥胃口吃早餐,只吃了一碗稀飯+一片土司。

10點從新竹出發回花蓮,車上只有1x個人,位子很空。

一群精力旺盛的小朋友一路唱歌唱回花蓮,真是強者。

我呢,則是一路睡覺睡回花蓮.........沒辦法,太累了。

最後大概5點左右回到聲子樂集團本部,這趟浪潮之行才正式結束。



接著,8/26還有一場在台南,9/1在花蓮,9/3在宜蘭,然後,這個樂季就結束了。

20060615 綠的海平線

今天,學校放了一步紀錄片「綠的海平線」,

講的是一群台灣到日本造飛機的少年工的故事,

文一講堂難得爆滿,導演也到了現場(真的是個正妹),

現場對談,從7點多片子放完一路談到快9點導演撐不下去。



歷史系的老師有提出一點很有意思「可能導演錄了100,

200,甚至400小時的片子,最後卻只剪了1~2個小時出來放」

導演雖然把narrator跟annotator的位子丟到觀眾跟「史料」手上,

但在剪輯的過程,是不是也主導了觀眾的視野,跟「史料」所陳述的「史實」呢?

我們接受到的是「第二手」的資料,

在不瞭解全盤的狀況下,用第二手資料看事情,很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今天,是不是也是這種狀況呢?

如果是,那「導演」想引導觀眾去想的是甚麼?

導演想告訴觀眾的是甚麼?



片子本身也很有意思,

當年的少年工,在經歷風風雨雨之後,

重新陳述當年的點點滴滴,是種史料。

但它是史實嗎?

還是它只是「史料」經過風風雨雨之後,

沈澱心情,用現代眼光詮釋出來的一種解釋呢?

當年的資訊是沒現代發達沒錯,

但當日本政府說要招考的時候,難道沒有人知道一絲絲的「真相」嗎?

我想不至於吧!

知道日本是去軍隊,應該就有概念說會是軍事化管理,

怎麼會說不知道狀況?這不合常理啊。

還是說,這只是種配合「時代需求」所做出的「詮釋」?

畢竟,心情這種東西除了本人,就沒人知道了,

過了這麼多年,怎麼說都對吧。



大概就是這樣,

過了一個小時了,有些感動其實在影片放完就被座談會沖淡了,

所以很多感觸想不起來。

等想起來再說好了。





在別人眼中的我

在別人眼中的我,是怎樣的呢?



我知道有些人在看我的blog,有看到這篇的,麻煩回一下。



我需要真實,因為我想看一下「我」到底是誰。











我想要的是甚麼?

之前跟學長聊,

他說,我是這屆唯一到現在還堅持自己理想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很迷惘。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甚麼。



大一的時候,想要追求的目標是「變成大團。」

到了大二,追求的目標變成是「肯讓我揮灑的團。」

到了大三,我漸漸的把這個問題忘記了,

直到大四,因為理念上的衝突,因為各有各的堅持,

讓我重新想起這個問題。

但我卻發現,我忘記我當初的理想到底是麼了。



是我對這個問題麻木了嗎?

是我已經放棄自己的理想了嗎?

還是,其實我的理想已經到了,

只是我還沒自覺而已?



我依稀記得,

大二上因為show tonight!的關係,

我跟老師還有學長談了很久很久,

我那時候的理想,

是慢慢的讓東華管樂社培養實力,

讓更多曾經的高手重新燃起對管樂的熱誠,

然後帶著這群人,去揮灑出屬於學生的活力與熱情。



我想,我的理想應該還是沒有變,

只是因為大環境的因素,

他變成只是個理想,沒辦法成真。

也可能是真如學姐說的,

我比較適合去念音樂系吧......

Gustav Holst - The Planets

剛好最近有人放行星組曲,就順道寫下自己對行星組曲的看法。



行星組曲很好聽,也很紅,但是很複雜,不容易記住,

那為甚麼會這麼紅?

我想原因除了它好聽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它很經典。



行星組曲經典的地方在於,它把標題音樂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讓後人在創作電影音樂的時候,有了可以參考的目標,

火星的緊張壓迫,金星的寧靜安祥,水星的輕快活潑,木星的莊嚴,

天王星的詭異,......

每一個都是現代電影音樂中最常見的元素,

他把它們集結起來,譜成曲子,流傳下去。

這就是我認為行星組曲經典的地方。











表演藝術

今天重看了一次雲門的「薪傳」,

之前去找了好幾次都沒找到,終於在前天讓我等到了。



每次看「薪傳」,一定都會把表演開始前,

林懷民講的話一而再再而三的看過。

每次看,都有種「直指本心,明心見性」的感覺。

沒錯,表演藝術的確是種無法謀利的行業,

如果沒有各界人士的資助和觀眾的鼓勵,

根本不可能持續的創作演出。



返回來看社團。

社團也算是種表演藝術團體,

所以也需要各界人士的資助與鼓勵。

缺一個,就會過不下去。

想要實現理想嗎?

每個人都說,自己創業最好。

但又有誰看到,自己創業,

如果觀眾不領情,贊助拉不到,

熱情又能維持多久?

「先知總是孤獨的」是可以自嘲沒錯,

但先知也是人,也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

在現實跟李講間,有多少人堅持?又有多少人妥協?



大學四年,玩社團也玩了四年,

如今回頭看自己這四年,

真的收穫良多。



這四年,讓我真的認知到現實與理想間的差距,

也讓我體認到光只有自己熱血沒有用,

你的成員不支持,理想就只能放著發霉。

光這點,這四年的社團生涯就值回票價了,

雖然,這並不是甚麼愉快的心得,

但至少,它讓我成長,讓我成熟了些。



有機會的話,

可以再看看「薪傳」。

真的很棒。





我的理想

大四了,該認真想一想,

我想要的生活是甚麼了.........



我從來就不是個認真的人,

也從來就不是個拘謹的人,雖然很多人不信。

但我很不喜歡在做事的時候一板一眼到完全照著schedule走,

尤其是音樂跟生物。

所以說實在話,我不喜歡到公司上班,或者是擔任公職。

我個人最嚮往的是研究人員。

因為隨性,也因為沒有壓力。

一切進度自己定,時間內交成果出來就好。



另外,我也想在業餘時間自組一個樂團,

管樂團也好,國樂團也好,只要是樂團。

我是指揮,我帶這個樂團去走我要的路線,

去演我心中的音樂。然後帶著他們,

把我的音樂分享給普羅大眾。

我想找個機會,把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的聲音,

給實體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

別人的評價怎樣,

我不管,我也不想去管。

因為,這對我來說,

這是最原始,最純粹,也是最乾淨的聲音,

純粹只來自自己最早接觸音樂時候,

那種感動,純粹只為了重新讓自己,讓別人去感受那種乾淨的美。



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簡單講就是隨性。

一切但求給心。

雖然很難,

但,我盡量試試看。

先知的覺悟與反思

之前重看了兩部很喜歡的電影『宋家王朝』與『埃及王子』



兩部片雖然時間,空間與題材都不相同,

但處理的主題卻是同一個:How to be a prophet(or leader)



『宋家王朝』是在大陸拍的,所以顏色上絕對是鮮紅色的。但是導演在鮮紅的背景中,

巧妙的避開了最敏感的問題,雖然同樣是講政治,講權利,講兩岸分裂,但更多的時間,

卻是在講三姊妹-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三人,與三人丈夫,父母之間的感情交流。

三個姊妹花,一個愛錢,一個愛權,一個愛國。從小一起玩耍,一起出國留學,一起回國,

甚至到最後,一起上台勞軍。但就因為三個人身後的勢力與政治理念,讓三人形同陌路。

宋慶齡在彌留的時候說:「從此我們三姊妹也就變成了陌路人。不是不想見,避避嫌。沒想到這一避,

避了十年。」可見一番。



『埃及王子』的故事是取自『舊約聖經-出埃及記』。講的是摩西從出生被母親放入大河逃過追殺,到最

後帶領希伯來人離開埃及到迦南地的故事。摩西是故事中的主角,也是故事裡面衝突的匯集點。

他本來埃及王子做的好好的,卻因為一個猶太女子,對自己的身世產生疑惑,最後出走。

等他再次回來,他已捨棄埃及王子的身份,變成傳達神諭的牧羊人。他面對自己的哥哥,面對養母,

面對自己的親姐姐,面對妻子,面對埃及的猶太人與埃及人,甚至面對傳達神諭的神,他都充滿矛盾。

他捨不得以往的親情,卻又不願意反抗神的旨意。一來一往之間,他總是充滿矛盾。

當他使用神諭召喚七種災難降臨埃及時,他何嘗不是心如刀割。當他秘密回到埃及皇宮與哥哥見面,

最後卻因為理念不同而決裂,他又何嘗不是心痛不已。當他最後召喚神諭分開紅海,看到希伯來人臉上所露出的驚恐,

他更充滿無奈。一來一往之間,受傷最深的,恐怕還是他與哥哥拉姆西斯。



這兩部片讓我感觸良多。

當一個領導者,真的需要犧牲這麼多嗎?

摩西在降臨第七個災難,回到埃及皇宮探視自己的姪兒儀容,卻被哥哥一手揮開。他的心理充滿著眾多的遺憾與自責。

宋美齡在片尾拿著一本新約坐在雨中,臉上露的,也是滿滿的無奈。

人們總是認為,為了成大事,犧牲一點沒關係。

但是這樣的犧牲,對於領導人來說,值得嗎?

為了成就一個還混沌不明的未來,犧牲掉現有的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甚至是自己的未來,

這對於一個領導人來說,情何以堪......

人們在歌功頌德的同時,自動的把成就事業所作的犧牲當成了理所當然,

卻刻意忽略,在這些犧牲的背後,還藏有深深地遺憾與永難抹滅的傷痕。



這對他們來說,值得嗎?

反問自己

如果有機會再回到東華管樂團,



我會回來嗎?



不論實力好壞?



如果有機會回到以前曾經待過的樂團,



我會回去嗎?



不論實力好壞?











反問自己

如果有機會再回到東華管樂團,



我會回來嗎?



不論實力好壞?



如果有機會回到以前曾經待過的樂團,



我會回去嗎?



不論實力好壞?











自己 vs 舞台

今天在一個久未碰面的學姊聊天的時候,學姐跟我說"你就是渴望舞台嘛"



想想,也對。



不然,不會在大三都快結束了,還跑去搞指揮這玩意。



平常人所說的藝術家性格,通常代表的是桀驁不馴、標新立異、反社會化等等負面的意涵。但對我來說,藝術家性格可以加上一個中性的評語,那就是渴望舞台。擁有藝術家性格的人,通常都不甘於躲在幕後面。即使只有一瞬間也好,他們都想站在屬於自己的舞臺前發光發亮。



以前沒有很明顯的感覺出來,因為小時候的我很自閉,一直到上大學了才稍微好了一點。但是這次表演之後,學姊的那句話讓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想要什麼?"



錢,我覺得夠用就好了;權,我天生不適合當領導者。最後,大概可以歸結出一點"我只想要個舞台。"



對我來說,只要站上舞台,我就可以得到異常的滿足。這好像也是我為什麼STANDBY的時候跟上台的時候不會緊張的原因............



現在將要升大四了,是該離開舞台了。



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以最純粹的心情,來演奏一曲。



只有最存粹的心情所演奏出來的聲音,才是最乾淨最沒有瑕疵的。

2005 成大巡迴

上天真的很愛開玩笑...........



今年去成大巡迴,練的時候就已經風風雨雨,因為曲目是歷屆以來難度最高,負擔最重的一年。



好不容易熬過練習,正期待著表演會更好之時,一個強烈颱風,不僅讓我們困在瑪麗亞霧峰教養家園,更讓我原本預定的所有計畫全部泡了湯。



本來,我是這麼告訴自己的"今年,是最後一年了。今年玩完,明年就不會再有機會了。"但是,泰利就這麼來亂一下,原本預定的台中場跟台北場就這麼取消了。



心理不怨嗎? 當然怨啊!



都已經是最後一次了,為什麼要這樣開我的玩笑? 就這樣抱著遺憾離開,不是我的本意啊。



但是,怨又如何?



颱風是天災,台北市都宣布停止上班上課了,又有什麼力來回天呢?



就算明年再來一次好了,就算有考到研究所,這時候,應該已經再熟悉環境了吧。



哪來的時間再給你這樣全台走透透?



我怨啊~~~~~~











表演者與觀眾.......

有人說,既然觀眾可以去預期表演者的演出而給予:"理論中的"鼓勵,那為什麼表演者不能去預期觀眾的反應?



我覺的,這兩個角色從頭到尾就不是對等的關係。



不知道是誰發明的話說"付錢的是大爺"。我覺的,套在這個條件下,這句話可以改成"看表演的是大爺"。



沒錯嘛。自古以來,不管是東方還西方,表演工作者的社會地位一直都不高,甚至還有段時間,表演工作者的地位跟現在所謂的"妓女"是同等級的。不然又怎會有"娼"跟"妓"這兩個字呢?



既然社會地位不高,所以以前的表演工作者每次表演的時候心裡只講著一件事,那就是"把表演做好",而不是"我表演的那麼好,所以觀眾應該給我XXXX的鼓勵"。



帶到現在也一樣。現在的表演藝術工作者,雖然沒有像以前一樣那麼悲慘,但是對於觀眾,他同樣不能要求太多。因為,來看表演的是大爺。縱使觀眾的水準差到想罷演,但是,既然他們肯花時間,肯花費ATP來看你表演,那就表示他對你有一定程度上的好奇與肯定。既然觀眾都已經肯定妳了,你還想要求什麼?



對於我們這些表演工作者來說,某些程度上,我們跟乞丐一樣。我們乞求觀眾來看我們表演,乞求他們給我們鼓勵,甚至,乞求他們賞我們一頓飯吃。對於觀眾來說,他們不痛不癢,有些人可能只是覺得,有點浪費時間。但是對於表演工作者來說,這個可能是她生活或是工作的全部。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是平等的嗎?











飽和

聽了21年的音樂,

現在卻覺得,音樂不再吸引我了。



不是說不想演,而是說不想聽。

因為好像所有的音樂都有規律,

而自己直覺的抓住這個規律,

讓現在的我覺得,音樂很無聊,

因為每個音都猜的到。



是不是該讓自己的耳朵休息一下了呢?











轉移第一PO

這是轉移後第一PO,



存粹不想再當機下去。



舊的網誌我都留在無名那邊,

相片會轉移過來。



因為還沒建構好,

所以以後可能會大改版。

轉移公告

我也要跳槽了



http://blog.yam.com/mecurry



這是我的新網誌



這邊我還會回來逛

我也要跳槽了



http://blog.yam.com/mecurry



這是我的新網誌



這邊我還會回來逛逛,

但網誌以後都會到新的那邊去發表了。

喔還有自己照的照片也是
























同學會

同學會結束了.........



昨天國中畢業10年了。



碩照慣例主辦這次同學會。地點在那魯灣飯店。



人來的還真的蠻多個,算一算,有20個耶........



其中還包括一些隱藏人物等級的同學.......



當然,有人就會有糗事。今年同學會的主角是"十胡"跟"ㄇㄨㄣ死"......XD



總之,這次同學會很成功。



今年7月佳玉要辦獨奏會,說不定到時候又是另一次同學會.........

請你搞清楚

脾氣好不代表不會發脾氣,



看玩笑請看對方有沒有辦法接受。



當別人已經忙到焦頭爛額了,



就不要再說風涼話,那很傷人。



下次開玩笑之前請先搞清楚時間地點。



不然結果不會像今天這麼好過。

Creative Sound Blast X-Fi XtremeMusic

第一次用電腦聽音樂聽到想哭...........



等了好久的音效卡終於到了.....(大心),



Creative X-Fi Xtreme Music,



雖然裝起來還蠻大的,



但是看在卡片很漂亮(純黑色PCB版+鍍金擋板接頭),



音質又好的份上就算了..........



剛剛拿Kubelik指揮的德弗札克九第二樂章來聽,



當英國管響起之時,心裡突然有種悸動,



想好好的大哭一場...........



這不是人間聽的到的.............



也更加體會到,Kubelik和Dvorak當年人在異鄉的思鄉之情...........



4000果然沒白花.............

音樂家與他的音樂

人們常說,巴哈很難。



為什麼巴哈很難?



原因是在於,巴哈的音樂中所表現的,是一種不為人怒,不為己悲,一切了然於心的心境。這種心境,只有經過大風大浪,已經完全看開的人才有辦法體會。



人們也常說,莫札特很難。



為什麼莫札特很難?



因為莫札特的音樂哩,全然是快樂,是高興。縱使有悲傷有憤怒,也只是隱藏於表現下的暗流,從外表上是看不出來的。所以,莫札特的音樂,就是難在他的心機,難在他的表面功夫做到了極致。



人們常說,貝多芬很難。



為什麼貝多芬很難?



因為貝多芬的音樂,只能用複雜與矛盾來形容。他在音樂裡試著要把自己心裡的話說出來,卻發現,說出來的只是一串串破碎的和弦與不連續的聲音。他畢生想要寫一首音樂來讚美自己的信仰,卻苦於自己的心境無法平復,直到第九號交響曲問世。也因為第九號交響曲問世,他備受苦難的心也終於獲得救贖。所以貝多芬的音樂很難,就是難在他多桀的一生所造就破碎的心。



人們常說蕭邦很難。



為什麼蕭邦很難?



因為蕭邦只會鋼琴。他想在鋼琴裡面說出他所有想說的話。他想把鋼琴當成一個管弦樂團來用。所以蕭邦的東西很難,就是難在他的層次太多太複雜。



人們常說,馬勒很難。



為什麼馬勒很難?



因為馬勒的背景跟貝多芬很像。兩人都是多災多難備受煎熬。所以兩人寫出來的東西都是破碎的,向機關槍一樣往人耳朵,往人的心掃射。也因為如此,他們的音樂才會如此的震撼人心。所以,馬勒很難,就是難在他的破碎,他的複雜,他的多災多難。

死心......

當一件本該使兩情相悅的事情變成了一廂情願,那會是件多麼悲慘的事情啊.................



很多事情說真的,聽人家說好像沒什麼。但當自己真的遇到了,才體會當時講的人的心情。



以前,總認為自己很有能力,事情總是可以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改變。但是上了高中上了大學,才發現,原來,事情並不適所想像的那麼簡單。自己一廂情願的結果,常常是自己就此對他完全的死心,縱然曾經再怎麼割捨不下,再怎麼的付出,最後竟然只換到自己對他完全的死心。這種事情,還真悲哀啊...................



學長曾經跟我說過"先知永遠是孤獨的"。有些時候,這句話的感觸特別深。



老師也曾經跟我說過"腳步放慢一點,等一等後面的人。"但是,怎麼慢?我所在的時間就這麼短短4年,我所能利用的時間了不起3年,慢了,我就看不到我的東西實現了。但是不慢下來,最後受傷的只會是自己。這個過程,要怎麼去拿捏呢?



很多時候,其實不是他們快不起來,而是他們不想快。為什麼? 因為害怕,因為能力,更多的,因為不想讓自己太累...................

第一次被錄音

昨天希哲MSN丟我,

問我禮拜六能不能去新竹支援錄音。

曲目是Samuel Barber - Adagio for String Orchestra, op.11

好像是長恩改的。
昨天希哲MSN丟我,

問我禮拜六能不能去新竹支援錄音。

曲目是Samuel Barber - Adagio for String Orchestra, op.11

好像是長恩改的。



後來我把事情都排開,

答應他的支援。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灌錄CD吧.......

之前那種音樂會紀念CD不算的話。

感覺,蠻緊張的。

因為,既然是要發送出去的CD,

就一定要演好。

雖然ADAGIO我還蠻熟的,但完全沒看過譜,

也完全沒合過,

更重要的是,怕跟其他擊樂團的人合不起來。

畢竟,心裡那些微的自卑還是在。



反正我禮拜五就上去了,

就早一點開始練吧。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2006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

昨天本來要貼的,

結果無名給我壞掉,

害我辛苦打快1小時的東西就這樣沒了。

今天應觀眾要求,重打一份。



先貼曲目:

昨天本來要貼的,

結果無名給我壞掉,

害我辛苦打快1小時的東西就這樣沒了。

今天應觀眾要求,重打一份。



先貼曲目:



1. Antonín Leopold Dvorák - Slovanic Dances op.46 No.1

2.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 Overture to "Ruslan und Ludmila"

3. Johann Strauss Jr. - "Frühlingsstimmen", Walzer op. 410

4. Ferde Grofé - Grand Canyon Suite

5. 蕭泰然 - 大提琴協奏曲 第二樂章

6. Georges Bizet - L'Arlésienne Suite

7.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Solennelle "1812", op.49



整體而言,NSO演的蠻好的,

但是,音響系統爛掉了。

感覺完全沒有調BALANCE,不是爆掉,就是太大聲。

這次演的最好的,我覺得是第3,4,5,6四首。

第5首因為是第一次聽,所以覺得不錯,但沒啥感覺,

只覺得喇叭很糟,聽起來很雜而已。



第3首是請裡面的小號首席David Argenta出來吹女高音的部分,

感覺起來,用唱的比較好聽XD。

他自己在高音的地方也爆3個音。

不過最後面吹的很不錯。



第1首演起來不像斯拉夫舞曲,像是歌劇序曲XD

感覺有點太厚重莊嚴了點。



第2首沒聽過,所以沒感想。



第6首蠻不錯的,應該是裡面最沒問題的吧。

尤其是最後一個樂章,整個氣勢都拉到最高點,

剛好接1812正好。



第7首是我這次衝的主因。

我覺得簡文彬把它處理的有點法國風,

沒有俄羅斯指揮習慣的濃稠厚重。

開頭的聖樂我還是覺得用唱的比較好聽,

雖然器樂版也不錯。

但是不安的動機進來之後,就感覺大提琴沒在用力拉,

一整個虛。

到最後面,真的演的很棒,

不過管鐘可以加支麥克風,因為聽不到。

然後如果不方便帶禮炮,麻煩請用大鼓,

罐頭砲聲聽起來真的很好笑。



大概就是這樣。
























Clair de Lune

最近重新開始練這首,發現它的層次比我想像的多。



到底是要輕柔還是流暢?

到底要大聲還小聲?

是要中規中矩,還是自由隨心

最近重新開始練這首,發現它的層次比我想像的多。



到底是要輕柔還是流暢?

到底要大聲還小聲?

是要中規中矩,還是自由隨心?

這些問題,我都要好好去思考一下。



曲子分3段。

第一段我想用散板的方式處理,

用很多的留白來營造空靈的氣氛。



第二段我想用類似舞曲的手法去處理左手的琶音,並且用稍微快的速度去彈。

然後每組琶音完,快速的半放踏板,這樣可以去掉大部分的聲音,但又不至於完全斷掉。

走勢的部分,我比較想跟著旋律線走。

而最後面是我一直搞不定的地方。

因為到底要怎麼詮釋,我一直沒有IDEA。



最後一段我想再回到散板。

但是前面是稍微快的,

所以這段的散板也會比較快。

到最後,旋律慢慢少,我就慢慢放慢,而且慢慢變小。

最後一個音,用mf的力量快速帶過,然後踏板一直留著直到沒回音。

這樣留白的效果就可以出來。



這是理想的詮釋方式。

但觸鍵的部分還搞不太定。

因為偏輕柔,到中間我的觸鍵就容易變成貝多芬。

所以這點要再修正。
























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

Richard Strauss - Salome

昨天苦難之日結束後,我跑去光南買東西,

剛好看到自己找很久的東西:Richard strauss - Salome

當場大心

昨天苦難之日結束後,我跑去光南買東西,

剛好看到自己找很久的東西:Richard strauss - Salome

當場大心~~~



買回家看,

對前面不太有興趣,

所以就直接跳從七重紗之舞開始。



簡單講,沙樂美真的是變態.....=.=

這個人心裡有問題。

竟然會為了這種事情殺人。

不過這個版本的七重紗之舞感覺不夠艷,

我記得Wilde的劇本裡面寫這段是個艷舞耶.......



唱沙樂美的女高音演技很讚,

表情跟肢體動作都很傳神。

其他主角也是,

整體來說,這片值得推。
























2006年11月2日 星期四

Maurice Ravel

生於1875年,死於1940年。

是法國近代的大師之一。

也是久居法國的「偽」西班牙人。



他是和Nicolas Rim

生於1875年,死於1940年。

是法國近代的大師之一。

也是久居法國的「偽」西班牙人。



他是和Nicolas Rimsky-Korsakov齊名的管弦樂大師,

創造出許多令人驚嘆的管弦樂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最後一部作品:Bolero。

他利用Bolero特有的頑固節奏,與三組旋律不斷重複,

創造出極度絢爛的色彩。

首演出就造成極大轟動,之後便一直風靡至今。



因為他的曲子結構精巧,而且和聲與節拍元素堆疊緊密,

又有「瑞士鐘錶匠」之稱。

其中的代表作,就是Bolero。



而他的鋼琴作品,則展現出他特有的浪漫特質,

與想像能力。

但因為他自己是個鋼琴大師,

所以他的鋼琴作品也特別難。

其中,最紅的就是「Gaspard de la Nuit」。

這首號稱媲美Balakirev的Islamey,

不過在戲劇張力上,又比他更勝一籌。



因為他的生長環境是法國與西班牙的交界山區,

所以他的作品透露著西班牙風情,

但卻是以法國糖衣做包裝。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Rhapsodie Espagnole」。



另外,他又活過兩次世界大戰,

所以晚期的曲子常常最後是以狂亂做收場。

例如說:La Valse。

這首號稱「最後的維也納華爾滋」,

是他的管弦作品裡面比較少演出,

而且比較艱澀難懂得作品。

但其中所展現的超技管弦技法,

與五彩繽紛的音樂色彩,

都像是在為接下來的驚世之作「Bolero」做暖身。



總之,他是個法國人,

骨子裡是個西班牙人。

他會彈鋼琴,

但他最擅長的卻是管弦技法。

他寫曲極度精巧緊密,

但常常以狂暴混亂作收尾。



這就是拉威爾。

一個矛盾的偽西班牙人。
























2006年10月8日 星期日

音樂?音響?錄音?

最近腦袋被音樂塞滿,

所以空了幾天不聽音樂。

結果,就冒了一個問題出來:



好的音響,才能放出好音樂嗎?

好的儲存媒介

最近腦袋被音樂塞滿,

所以空了幾天不聽音樂。

結果,就冒了一個問題出來:



好的音響,才能放出好音樂嗎?

好的儲存媒介,才能儲存好音樂嗎?



PTT耳機版上一堆的耳機魔人,

在炫耀說自己花了幾萬幾萬,買了多好多好的器材,

聲音多美多美。

我心裡就在想:難道只有那些幾萬幾十萬的AKG還是鐵三角,

放出來的才叫音樂?

那我用一組600的KINYO去放,它就變噪音了?



音樂,在現代的人們眼中,它就只是一組一組的波形,

或是1和0的組合。

難道我用唱片放,它是音樂,

把它轉成MP3,它就變成噪音了?



真正懂得欣賞音樂的人,

是不會太在意使用器才是不是最高級的。

因為,他們清楚,

器材只是媒介,真正的重點,是那些無形無相的資料。

用什麼器材放,用什麼媒介存,

都不是重點。

因為,跨過器材的迷思,

音樂還是一樣迷人,還是同樣的震撼人心。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古典音樂魔人,

到現在還死抓著那些死不知道幾年的大師們的錄音。

因為就算錄音品質不好,

大師們的心意,還是透過這些品質不良的聲音,

傳達出來了。



但說這麼多,

live還是無可取代的啦!

再怎麼高級的錄音設備,

再怎麼完美的播放器材,

也比不上現場聆聽的震撼,

也比不過那種天時,地利,人和下,

所產生的感動。

這,才是音樂最原始,也最完美的呈現。
























20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20060913 日記

好久沒有生病的這麼頻繁了......



從9/3演完宜蘭場開始就全身不對勁,卻說不出哪裡怪,



只有鼻水沒斷過,有點怕冷

好久沒有生病的這麼頻繁了......



從9/3演完宜蘭場開始就全身不對勁,卻說不出哪裡怪,



只有鼻水沒斷過,有點怕冷而已,



交大場演完回花蓮,就好像感冒了.......



最近,更是尿道感染+發燒..........



果然讓自己太累是不行的,身體一累狀況都跑出來了。
























2006年7月19日 星期三

研究生

沒想到我竟然不像大學生



還比較像國中生或高中生...........



我該感到高興嗎?????






沒想到我竟然不像大學生



還比較像國中生或高中生...........



我該感到高興嗎?????
























2006年6月27日 星期二

Requiem -- 安魂曲

Requiem -- 安魂曲



安魂曲,顧名思義,是要安亡者的靈魂,讓亡者前往喜樂的國度,故名安魂曲。



但安魂曲真的

Requiem -- 安魂曲



安魂曲,顧名思義,是要安亡者的靈魂,讓亡者前往喜樂的國度,故名安魂曲。



但安魂曲真的是要安靈的嗎?



高橋留美子在漫畫『相聚一刻』裡面說得好:「未亡人,意思不是讓陪著死者一起走,

而是要生者好好活下去啊。」



安魂曲,美其名是要安慰死者,但實際上,安魂曲最主要的目的,

應該是讓生者趁著安魂彌撒的時候,給予死者最大的思念與祝福,

同時告訴自己:「自己還活著,要好好活下去。」

這才是安魂曲最主要的目的吧。



一般安魂曲是唱拉丁文的經文,包含有Introitus,Kyrie,Sequentia,Offertorium,

Sanctus,Benedictus,Agnus Dei, Communio : Lux Aeterna這幾個段落。

其實就像台灣習俗的告別式一樣,讓生者去緬懷亡者,並且藉由音樂的力量,平復失去的情緒,

或者把累積的情緒作一次釋放出來。



到目前我最喜歡的安魂曲應該是Britten的『War Requiem』吧。

這首名列四大安魂曲之一,也是四大安魂曲裡面,最晚寫成,也最恐怖的。

相傳Britten因為受到美國政府的壓力,不得不寫這首曲子表示自己的立場,

寫成之後,1962年在英國的Coventry大教堂首演,藉此表達對戰爭最強烈的控訴。

曲子聽了,只有一個感覺:好恐怖........

他大部分還是用曲調音階來寫,但是他選擇複調性與不規則節奏,

同時配合大量的打擊樂器,和一位男高音以朗誦Owen的詩作,

再配合大型拉丁彌撒,製造出迷離,恐懼,錯亂的感覺。

我覺得整首曲子我最喜歡引子。

因為引子一開始就把戰爭帶來的死亡赤裸的『唱』了出來,

同時管鐘敲出代表死亡的鐘聲,但是同時兒童合唱團又在死亡中

唱出屬於天堂的和平,儘管這個和平也是暗潮洶湧。

光一個短短不到兩分的段子就表現出這麼多的東西,真的讓我非常的訝異,

也讓我瘋狂得迷上這首。
























2006年6月7日 星期三

表演藝術

今天重看了一次雲門的「薪傳」,

之前去找了好幾次都沒找到,終於在前天讓我等到了。



每次看「薪傳」,一定都會把表演開始前,

今天重看了一次雲門的「薪傳」,

之前去找了好幾次都沒找到,終於在前天讓我等到了。



每次看「薪傳」,一定都會把表演開始前,

林懷民講的話一而再再而三的看過。

每次看,都有種「直指本心,明心見性」的感覺。

沒錯,表演藝術的確是種無法謀利的行業,

如果沒有各界人士的資助和觀眾的鼓勵,

根本不可能持續的創作演出。



返回來看社團。

社團也算是種表演藝術團體,

所以也需要各界人士的資助與鼓勵。

缺一個,就會過不下去。

想要實現理想嗎?

每個人都說,自己創業最好。

但又有誰看到,自己創業,

如果觀眾不領情,贊助拉不到,

熱情又能維持多久?

「先知總是孤獨的」是可以自嘲沒錯,

但先知也是人,也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

在現實跟李講間,有多少人堅持?又有多少人妥協?



大學四年,玩社團也玩了四年,

如今回頭看自己這四年,

真的收穫良多。



這四年,讓我真的認知到現實與理想間的差距,

也讓我體認到光只有自己熱血沒有用,

你的成員不支持,理想就只能放著發霉。

光這點,這四年的社團生涯就值回票價了,

雖然,這並不是甚麼愉快的心得,

但至少,它讓我成長,讓我成熟了些。



有機會的話,

可以再看看「薪傳」。

真的很棒。
























2006年5月3日 星期三

Gustav Holst - The Planets

剛好最近有人放行星組曲,就順道寫下自己對行星組曲的看法。



行星組曲很好聽,也很紅,但是很複雜,不容易記住,

那為甚麼會這

剛好最近有人放行星組曲,就順道寫下自己對行星組曲的看法。



行星組曲很好聽,也很紅,但是很複雜,不容易記住,

那為甚麼會這麼紅?

我想原因除了它好聽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它很經典。



行星組曲經典的地方在於,它把標題音樂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讓後人在創作電影音樂的時候,有了可以參考的目標,

火星的緊張壓迫,金星的寧靜安祥,水星的輕快活潑,木星的莊嚴,

天王星的詭異,......

每一個都是現代電影音樂中最常見的元素,

他把它們集結起來,譜成曲子,流傳下去。

這就是我認為行星組曲經典的地方。
























2006年3月10日 星期五

20060311 心情日記

今天就要出發去考試了,

但自己完全不會緊張。

可能是已經有心理準備,自己只是去陪榜的了吧。



自己還在玩社團這件事,一直

今天就要出發去考試了,

但自己完全不會緊張。

可能是已經有心理準備,自己只是去陪榜的了吧。



自己還在玩社團這件事,一直沒有膽量跟家人說。

因為對家人而言,功課第一。社團只是個不入流的東西。

但是對我而言,

這些社團不只是我的興趣,更是我的社交場所。



我想,他們應該不知道一件事:

對於一個從小接觸音樂,而且一直持續到大的人而言,

玩音樂並不只是個興趣,更是一個生活習慣。



對我而言,

聽音樂是本能,玩音樂是生活習慣。

因為已經習慣了每天超過12小時耳邊都有音樂,

缺少了音樂,反而會覺得渾身不對勁。

所以我沒辦法放棄玩音樂跟聽音樂,

高中聯考是這樣,大學聯考是這樣,

研究所考試當然也是這樣。

所以對旁人來說,我是不知死活,

為我自己而言,我是不得不然。



話說完了,

反正榜是注定要陪了,

音樂還是得照玩,

就是自己晚上晚睡一點,多念點書吧。
























20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我想要的是甚麼?

之前跟學長聊,

他說,我是這屆唯一到現在還堅持自己理想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很迷惘。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甚

之前跟學長聊,

他說,我是這屆唯一到現在還堅持自己理想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很迷惘。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甚麼。



大一的時候,想要追求的目標是「變成大團。」

到了大二,追求的目標變成是「肯讓我揮灑的團。」

到了大三,我漸漸的把這個問題忘記了,

直到大四,因為理念上的衝突,因為各有各的堅持,

讓我重新想起這個問題。

但我卻發現,我忘記我當初的理想到底是麼了。



是我對這個問題麻木了嗎?

是我已經放棄自己的理想了嗎?

還是,其實我的理想已經到了,

只是我還沒自覺而已?



我依稀記得,

大二上因為show tonight!的關係,

我跟老師還有學長談了很久很久,

我那時候的理想,

是慢慢的讓東華管樂社培養實力,

讓更多曾經的高手重新燃起對管樂的熱誠,

然後帶著這群人,去揮灑出屬於學生的活力與熱情。



我想,我的理想應該還是沒有變,

只是因為大環境的因素,

他變成只是個理想,沒辦法成真。

也可能是真如學姐說的,

我比較適合去念音樂系吧......
























我的理想

大四了,該認真想一想,

我想要的生活是甚麼了.........



我從來就不是個認真的人,

也從來就不是個拘謹的人,雖然

大四了,該認真想一想,

我想要的生活是甚麼了.........



我從來就不是個認真的人,

也從來就不是個拘謹的人,雖然很多人不信。

但我很不喜歡在做事的時候一板一眼到完全照著schedule走,

尤其是音樂跟生物。

所以說實在話,我不喜歡到公司上班,或者是擔任公職。

我個人最嚮往的是研究人員。

因為隨性,也因為沒有壓力。

一切進度自己定,時間內交成果出來就好。



另外,我也想在業餘時間自組一個樂團,

管樂團也好,國樂團也好,只要是樂團。

我是指揮,我帶這個樂團去走我要的路線,

去演我心中的音樂。然後帶著他們,

把我的音樂分享給普羅大眾。

我想找個機會,把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的聲音,

給實體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

別人的評價怎樣,

我不管,我也不想去管。

因為,這對我來說,

這是最原始,最純粹,也是最乾淨的聲音,

純粹只來自自己最早接觸音樂時候,

那種感動,純粹只為了重新讓自己,讓別人去感受那種乾淨的美。



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簡單講就是隨性。

一切但求給心。

雖然很難,

但,我盡量試試看。
























2006年2月9日 星期四

先知的覺悟與反思

之前重看了兩部很喜歡的電影『宋家王朝』與『埃及王子』










兩部片雖然時間,空間與題材都不相同,



但處理的主題卻是同一

之前重看了兩部很喜歡的電影『宋家王朝』與『埃及王子』










兩部片雖然時間,空間與題材都不相同,



但處理的主題卻是同一個:How to be a prophet(or

leader)








『宋家王朝』是在大陸拍的,所以顏色上絕對是鮮紅色的。但是導演在鮮紅的背景中,





巧妙的避開了最敏感的問題,雖然同樣是講政治,講權利,講兩岸分裂,但更多的時間,





卻是在講三姊妹-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三人,與三人丈夫,父母之間的感情交流。





三個姊妹花,一個愛錢,一個愛權,一個愛國。從小一起玩耍,一起出國留學,一起回國,





甚至到最後,一起上台勞軍。但就因為三個人身後的勢力與政治理念,讓三人形同陌路。





宋慶齡在彌留的時候說:「從此我們三姊妹也就變成了陌路人。不是不想見,避避嫌。沒想到這一避,





避了十年。」可見一番。








『埃及王子』的故事是取自『舊約聖經-出埃及記』。講的是摩西從出生被母親放入大河逃過追殺,到最





後帶領希伯來人離開埃及到迦南地的故事。摩西是故事中的主角,也是故事裡面衝突的匯集點。





他本來埃及王子做的好好的,卻因為一個猶太女子,對自己的身世產生疑惑,最後出走。





等他再次回來,他已捨棄埃及王子的身份,變成傳達神諭的牧羊人。他面對自己的哥哥,面對養母,





面對自己的親姐姐,面對妻子,面對埃及的猶太人與埃及人,甚至面對傳達神諭的神,他都充滿矛盾。





他捨不得以往的親情,卻又不願意反抗神的旨意。一來一往之間,他總是充滿矛盾。





當他使用神諭召喚七種災難降臨埃及時,他何嘗不是心如刀割。當他秘密回到埃及皇宮與哥哥見面,





最後卻因為理念不同而決裂,他又何嘗不是心痛不已。當他最後召喚神諭分開紅海,看到希伯來人臉上所露出的驚恐,





他更充滿無奈。一來一往之間,受傷最深的,恐怕還是他與哥哥拉姆西斯。










這兩部片讓我感觸良多。



當一個領導者,真的需要犧牲這麼多嗎?



摩西在降臨第七個災難,回到埃及皇宮探視自己的姪兒儀容,卻被哥哥一手揮開。他的心理充滿著眾多的遺憾與自責。





宋美齡在片尾拿著一本新約坐在雨中,臉上露的,也是滿滿的無奈。





人們總是認為,為了成大事,犧牲一點沒關係。





但是這樣的犧牲,對於領導人來說,值得嗎?



為了成就一個還混沌不明的未來,犧牲掉現有的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甚至是自己的未來,





這對於一個領導人來說,情何以堪......



人們在歌功頌德的同時,自動的把成就事業所作的犧牲當成了理所當然,





卻刻意忽略,在這些犧牲的背後,還藏有深深地遺憾與永難抹滅的傷痕。










這對他們來說,值得嗎?
























2006年1月24日 星期二

Creative X-FI XtremeMusic

第一次用電腦聽音樂聽到想哭...........



等了好久的音效卡終於到了.....(大心),



Creative

第一次用電腦聽音樂聽到想哭...........



等了好久的音效卡終於到了.....(大心),



Creative X-Fi Xtreme Music,



雖然裝起來還蠻大的,



但是看在卡片很漂亮(純黑色PCB版+鍍金擋板接頭),



音質又好的份上就算了..........



剛剛拿Kubelik指揮的德弗札克九第二樂章來聽,



當英國管響起之時,心裡突然有種悸動,



想好好的大哭一場...........



這不是人間聽的到的.............



也更加體會到,Kubelik和Dvorak當年人在異鄉的思鄉之情...........



4000果然沒白花.............
























2005 成大巡迴

上天真的很愛開玩笑...........



今年去成大巡迴,練的時候就已經風風雨雨,因為曲目是歷屆以來難度最高,負擔最重的

上天真的很愛開玩笑...........



今年去成大巡迴,練的時候就已經風風雨雨,因為曲目是歷屆以來難度最高,負擔最重的一年。



好不容易熬過練習,正期待著表演會更好之時,一個強烈颱風,不僅讓我們困在瑪麗亞霧峰教養家園,更讓我原本預定的所有計畫全部泡了湯。



本來,我是這麼告訴自己的"今年,是最後一年了。今年玩完,明年就不會再有機會了。"但是,泰利就這麼來亂一下,原本預定的台中場跟台北場就這麼取消了。



心理不怨嗎? 當然怨啊!



都已經是最後一次了,為什麼要這樣開我的玩笑? 就這樣抱著遺憾離開,不是我的本意啊。



但是,怨又如何?



颱風是天災,台北市都宣布停止上班上課了,又有什麼力來回天呢?



就算明年再來一次好了,就算有考到研究所,這時候,應該已經再熟悉環境了吧。



哪來的時間再給你這樣全台走透透?



我怨啊~~~~~~
























自己 vs 舞台

今天在一個久未碰面的學姊聊天的時候,學姐跟我說"你就是渴望舞台嘛"



想想,也對。



不然,不會在大三都快結束了,還跑去

今天在一個久未碰面的學姊聊天的時候,學姐跟我說"你就是渴望舞台嘛"



想想,也對。



不然,不會在大三都快結束了,還跑去搞指揮這玩意。



平常人所說的藝術家性格,通常代表的是桀驁不馴、標新立異、反社會化等等負面的意涵。但對我來說,藝術家性格可以加上一個中性的評語,那就是渴望舞台。擁有藝術家性格的人,通常都不甘於躲在幕後面。即使只有一瞬間也好,他們都想站在屬於自己的舞臺前發光發亮。



以前沒有很明顯的感覺出來,因為小時候的我很自閉,一直到上大學了才稍微好了一點。但是這次表演之後,學姊的那句話讓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想要什麼?"



錢,我覺得夠用就好了;權,我天生不適合當領導者。最後,大概可以歸結出一點"我只想要個舞台。"



對我來說,只要站上舞台,我就可以得到異常的滿足。這好像也是我為什麼STANDBY的時候跟上台的時候不會緊張的原因............



現在將要升大四了,是該離開舞台了。



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以最純粹的心情,來演奏一曲。



只有最存粹的心情所演奏出來的聲音,才是最乾淨最沒有瑕疵的。
























音樂家與他的音樂

人們常說,巴哈很難。



為什麼巴哈很難?



原因是在於,巴哈的音樂中所表現的,是一種不為人怒,不為己悲,一切了然於心的心

人們常說,巴哈很難。



為什麼巴哈很難?



原因是在於,巴哈的音樂中所表現的,是一種不為人怒,不為己悲,一切了然於心的心境。這種心境,只有經過大風大浪,已經完全看開的人才有辦法體會。



人們也常說,莫札特很難。



為什麼莫札特很難?



因為莫札特的音樂哩,全然是快樂,是高興。縱使有悲傷有憤怒,也只是隱藏於表現下的暗流,從外表上是看不出來的。所以,莫札特的音樂,就是難在他的心機,難在他的表面功夫做到了極致。



人們常說,貝多芬很難。



為什麼貝多芬很難?



因為貝多芬的音樂,只能用複雜與矛盾來形容。他在音樂裡試著要把自己心裡的話說出來,卻發現,說出來的只是一串串破碎的和弦與不連續的聲音。他畢生想要寫一首音樂來讚美自己的信仰,卻苦於自己的心境無法平復,直到第九號交響曲問世。也因為第九號交響曲問世,他備受苦難的心也終於獲得救贖。所以貝多芬的音樂很難,就是難在他多桀的一生所造就破碎的心。



人們常說蕭邦很難。



為什麼蕭邦很難?



因為蕭邦只會鋼琴。他想在鋼琴裡面說出他所有想說的話。他想把鋼琴當成一個管弦樂團來用。所以蕭邦的東西很難,就是難在他的層次太多太複雜。



人們常說,馬勒很難。



為什麼馬勒很難?



因為馬勒的背景跟貝多芬很像。兩人都是多災多難備受煎熬。所以兩人寫出來的東西都是破碎的,向機關槍一樣往人耳朵,往人的心掃射。也因為如此,他們的音樂才會如此的震撼人心。所以,馬勒很難,就是難在他的破碎,他的複雜,他的多災多難。
























表演者與觀眾.......

有人說,既然觀眾可以去預期表演者的演出而給予:"理論中的"鼓勵,那為什麼表演者不能去預期觀眾的反應?



我覺的,這兩個角色從

有人說,既然觀眾可以去預期表演者的演出而給予:"理論中的"鼓勵,那為什麼表演者不能去預期觀眾的反應?



我覺的,這兩個角色從頭到尾就不是對等的關係。



不知道是誰發明的話說"付錢的是大爺"。我覺的,套在這個條件下,這句話可以改成"看表演的是大爺"。



沒錯嘛。自古以來,不管是東方還西方,表演工作者的社會地位一直都不高,甚至還有段時間,表演工作者的地位跟現在所謂的"妓女"是同等級的。不然又怎會有"娼"跟"妓"這兩個字呢?



既然社會地位不高,所以以前的表演工作者每次表演的時候心裡只講著一件事,那就是"把表演做好",而不是"我表演的那麼好,所以觀眾應該給我XXXX的鼓勵"。



帶到現在也一樣。現在的表演藝術工作者,雖然沒有像以前一樣那麼悲慘,但是對於觀眾,他同樣不能要求太多。因為,來看表演的是大爺。縱使觀眾的水準差到想罷演,但是,既然他們肯花時間,肯花費ATP來看你表演,那就表示他對你有一定程度上的好奇與肯定。既然觀眾都已經肯定妳了,你還想要求什麼?



對於我們這些表演工作者來說,某些程度上,我們跟乞丐一樣。我們乞求觀眾來看我們表演,乞求他們給我們鼓勵,甚至,乞求他們賞我們一頓飯吃。對於觀眾來說,他們不痛不癢,有些人可能只是覺得,有點浪費時間。但是對於表演工作者來說,這個可能是她生活或是工作的全部。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是平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