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20080104 Gustav Holst - First Suite in Eb Major

之前寫得太簡單了,



最近看了些資料,



決定整篇重寫。


這首作品是世界上演出最頻繁的管樂作品之一,也是原本以進行曲為主的管樂團朝向更要求和聲與音色層次的室內樂發展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的重要性在它是第一首為標準編制的館樂團所寫的原創作品,或者說,現代管樂編制是以這首曲子為基礎加以制訂的。在管樂音樂發展早期,管樂團演奏的作品多半是管弦樂改編、軍樂隊的進行曲、或是小編制的重奏作品為主。在這首曲子與它的姊妹作「Second Suite for Military Band in F Major」發表之後,一些著名作曲家,如Darius Milhaud、Paul Hindemith、Igor Stravinsky等,看到管樂團在音色層次與和聲變化的可能性,開始為管樂團譜曲,進而帶動整個管樂音樂的興起。



這首曲子作於1909年,為何創作不詳,並於1920年由Kneller Hall Band首演,首演時用了165位樂手,相較現在演奏此曲時的人數多了許多。後來在University of Illinois Band指揮Albert Austin Harding與後來任職Eastman Wind Ensemble的Frederick Fennell大力推廣下,迅速傳遍全美。但Holst生前並未出版這部作品,且在Holst過世後,也並未在他的遺物中發現管樂總譜,僅有一份鋼琴配器總譜,在1921年被發現。1948年,一位不知名人士根據Holst的鋼琴總譜配器成為第一版的管樂總譜並且出版。但因為這個配器版本與Holst的鋼琴總譜出入頗大(例如它取消上低音號與賦魯格號與主題間八度和聲的關係),引起不小的爭議,在1970年,Colin Matthews根據70年代修復的Holst鋼琴總譜手稿重新配器出版,成為現在所聽的到樣子。



這首曲子長約10分鐘半,分成3個樂章。Holst在總譜第一頁寫著:「各樂章都是用相同的樂思組成,因此演奏時應該一氣呵成不中斷。另外,在第二樂章,低音聲部與定音鼓除了標示ad lib的片段外應該完全休息,而低音提琴的部分也不能用低音銅管來取代。」說明了作曲家在樂曲呈現上的一些想法。但現今的演奏,樂章間還是會中斷。原因並不清楚。根據第一版管樂總譜,這首曲子的最小編制是加打擊19人,反應了希望曲子是『小編制』的想法。



曲子的第一樂章是Chaconne。Chaconne中文翻譯成『夏康舞曲』,是一種很古老的曲式,一般推測是16世紀從新大陸傳回西班牙,再從西班牙散佈到歐洲各地。早在巴洛克樂派,巴哈就曾利用這種曲式實驗過各種和聲與對位的組合。Chaconne以數字低音為基礎,具有變奏曲的特性,因此在第一組曲中,Holst選用14世紀歌頌Agincourt戰役的民歌「Agincourt Carol」作為曲子的主題。與一般變奏曲不同,作為變奏原型的主題不斷出現在各個變奏當中,與變奏交織成新的面貌。這種處理方式類似拉威爾(Maurice Ravel)的經典作品『波列露』(Bolero),以改變樂器編制來達到音色上的變奏。主題由上低音號(Baritone)與低音號(Tuba)開始,並且不斷在低音聲部間傳遞。而短號在第一變奏中,將曲子的動機作稍微的延伸,並且以此重新改寫主題的前半。再來,高音木管接續短號的變奏主題,搭配低音木管的主題,作為第一樂章『起』的結尾。



『承』是由高音木管的短音階做開始,配合接著的本位與轉位和弦分解,低音聲部的主題一起為接下來的第一次高潮鋪陳。隨著高音銅管加入第一變奏,打擊也一起將曲子推向第一個高潮,與第二個變奏。在第二變奏中,樂團分成兩部分:銅管-包含短號與小號-以斷奏(Staccato)重複演奏主題;木管則將主題倒置之後分解成一連串十六分音符的音階組合,為第三部分『轉』埋下伏筆。接著,高低音聲部旋律對調,高音木管第一次演奏主題。同時,低音聲部則將剛剛高音聲部的第二變奏簡化成八分音符,並且以較短促的方式演奏,使得樂段聽起來比較緊湊有活力。激情過後,旋律趨於平淡。法國號接手不斷出現的主題,與豎笛的第二變奏將原本激昂的氣氛緩和得優雅且綿長。接著,長笛接手豎笛的旋律,把第二變奏從原本的八分音符改成了三連音,讓第二變奏聽起來很像第一變奏的倒置。



『轉』是第一樂章中較短的一個部分。它只包含了3次的變奏重複。這裡所重複的第三變奏,是利用倒置主題的手法,巧妙的將旋律轉調到G小調,使原本莊嚴的旋律變得憂鬱,有如送葬進行曲一般。在Saxophone、小號與長號各自演奏一次第三變奏後,樂曲進入最終的『合』的部分。這部分旋律不再變奏,全部以主題作和聲發展。首先,小號演奏莊嚴的主題,驅散剛剛第三變奏的灰暗氣氛,配合著定音鼓與小鼓的滾奏,有蓄勢待發的氣氛。隨著木管加入和聲,氣勢越來越高漲。最後在法國號、小號與長號主題齊奏,與大鼓、定音鼓第三拍的連續重音中結束。



第二樂章「Intermezzo」相較第一樂章長度短了一些,結構上也較為簡單。曲子由豎笛兩小節以和聲為主的導奏開始,獨奏豎笛將第一樂章主題變化成第一動機,並且發展成回這個樂章的主題。雖然是由第一樂章主題變化來的,但相較第一樂章主題的莊嚴悠遠,第二樂章主題顯的輕快帶點憂鬱的色彩。接著,長笛加入主題,讓主題的厚度提高。接著,木管退出,小號與低音銅管加入,不過這會演奏的是第一樂章動機變化來的第二動機。小號與Saxophone不斷重複第二動機,音符越爬越高,氣勢也越來越強,最後在中音與高音木管音階到位後達到這個樂章唯一的高點。旋律到達高點後,Holst並沒有多做發展,反而迅速收掉前面的氣勢,讓豎笛重新開始主題。在這裡,Holst加入低音木管的5度和弦分解,讓這次的主題有些許的變化。隨後,低音豎笛加入主題的演奏,把曲子帶往中段。中段主要是豎笛與小號的對話。在這裡,豎笛將原本接近斷奏的旋律給拉長,以延音(Tenuto)的處理,讓旋律線變得哀傷。豎笛帶完第一遍旋律後獨奏小號接手再演一遍,豎笛以分解和弦襯托。接下來,上低音號(Baritone)、法國號、與中音Saxophone接手旋律,並且把主題拆成3部分,以間隔2小節的方式演奏,然後把主題再送回豎笛。在豎笛最後一次演奏主題後,曲子從Eb大調轉到C大調,由中音Saxophone演奏中段的旋律,並且穿插豎笛的第二動機與小號的G大調第一動機,將原本憂鬱的氣氛一掃而空。最後,在木管由低到高的分解和弦中結束。整體來看,這個樂章的結構有點像輪旋曲:主題演奏完變奏,或是發展動機;再回到主題,如此週而復始。



第三樂章「March」長度與第二樂章差不多,結構上比第二樂章再更簡單一些。大致上可以分成4段:導奏-第一主題、第二主題、第一主題+第二主題、結尾。第一部份「導奏-第一主題」以小號為主角,將第一樂章的第三變奏前半取出做發展。整段聽起來就跟第二樂章的前半非常類似,只是主奏由豎笛換成了小號。到第二部分,主奏換成了中音樂器-法國號與saxophone。在長號下行音階的導奏後,法國號與saxophone進入主題。這個主題是由第一樂章的主題加上第二樂章的第二主題所構成,走勢跟第二樂章的第二主題很像。進行到中間,豎笛跟小號加進來。豎笛跟著中音部演奏主題,而小號幫忙支撐和聲。進入第三部分,由高音木管跟三角鐵演奏第一主題,接著,小號重複剛剛第一部份的動機發展,只是第一部份一開始就是大聲的,這裡一開始是小聲的,而且還有長號在空白處演奏倒置的動機。小號跟長號這樣交替發展,氣勢越推越高,進入第一個高潮。由小號演奏第二主題,高音木管演奏第一主題,兩者互相競爭,將音量繼續向上推。在漸強的盡頭,小號與高音木管一同演奏第二主題。在這部分的最後,小號、高音木管與低音聲部齊奏主題,將樂曲推向結尾。結尾的部分由小號與長號交替出現展開,最後在銅管的主和弦與木管音階中結束全曲。



整體來看,第二與第三樂章相似度很高,可以說是把第一樂章的主題與變形拿出來另外發展成的變奏。這也呼應Holst在總譜上所說「三個樂章應連貫演出」的部分,因為三個樂章組合起來,可以看成是一首以Agincourt Carol為基礎的變奏曲。



--



寫的真的好爛.........



第二跟第三樂章完全沒有組織起來......



不過寫完之後覺得啊,



第一組曲應該只是個實驗作品,



HOLST應該只是想實驗新的作品技法跟新的樂團編制。



所以才沒有總譜流傳下來。



未來會不會有人翻出,我覺得有可能。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mphonic Band那邊應該有一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