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20090116 經濟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 from Wikipedia




什麼是經濟?

字面上中文講是『經世濟民』。但我相信搞得懂意思的應該還是不多。



如果要給經濟下個定義,我想我會下的定義是『把沒有的東西變成有用的東西』。



不管哪個時代,只要人還是群居,就免不了以物易物。

不管交易的物品是不是實體,不管交易過程轉了幾手,以物易物的原則是不會變的。



人原本自己用的物品必須DIY,但每個人手藝不同,總會有幾樣特別擅長的。

有時候擅長的能放,那就是一段時間作一大批慢慢用,用完了再說。

如果擅長的東西不能放,那就傷腦筋了。

正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對於這樣不耐放的東西就是這樣。

放著,只是眼看著它爛掉壞掉;丟掉,又覺得可惜。

所以,人們開始互相交易。把自己多的東西拿出來交換自己不足的東西。

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就是沒用的東西。如果可以拿出來交換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那不正好?

所以,「以物易物」就變成經濟的最核心,也是所有後期經濟活動的雛型。



現在,交易的模式是用貨幣來「買」東西。這跟「以物易物」又有什麼關聯?



Adam Smith在『國富論』裡頭說得很清楚:



「貨幣的價值不在於錢幣本身,也不在於錢幣的數量,而是這些數量所能換到的『商品』」。



以貨幣這樣『商品』作為媒介進行交易,避免掉以物易物時貨物太龐大無法攜帶,以及貨物非實體時價值衡量的問題。



所以,扣除掉貨幣以及所有與貨幣同樣地位的『商品』,現在的交易模式依然是『以物易物』。貨幣只是幫助交易,並不是交易的主體。



那把國際貿易考慮進來呢?



市場內生產過剩,多出來的商品就會往外流,帶到生產不足的市場去。但另一個市場有它的交易媒介,在外國貨幣與本國貨幣間換算,就是匯率。



匯率跟什麼有關?匯率跟外國貨幣需求有關。



在這邊,把外幣當成一樣『商品』來看,會比較容易瞭解。

自由經濟市場中,商品的『價格』跟三樣東西有關:供給、需求、貨幣價值。

在出超的市場中,外幣供給 > 需求,『外幣商人』想要變現成本國貨幣,就必須降低外幣對本國幣的價格。也就是說,本國貨幣對外幣的匯率會升值。

接著,因為市場中貨幣供給量增加,民眾有更多的現金可以購買同數量的勞動或是商品,因此貨幣的價值會下降,同時貨幣流動速率也跟著下降。這代表的是貨幣購買力下降,也就是通貨膨脹。

但因為外幣價值是跟著本國幣價值變動,因此外幣的購買力也會跟著下降。

同時因為本國幣升值,外資投資的利潤相對降低,因此外資會開始撤資使貨幣供給量減少,讓均衡模式回到升值前的狀態。均衡模式是否能回來,要看外幣供給量與外資撤資的狀況。如果外幣供給量持續上升,則貨幣流動速率降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趨於緩和,而貨幣購買力則會不斷往下掉。



而在入超的社會則剛好相反。



在出超的社會,因為流通貨幣大,民眾投資會趨向兩個方向:較為保守的銀行存款與政府公債,與外國投資標的。



國內因為錢太多,要用錢滾錢已經不容易,倒不如存到銀行,賺那一點點的利息,或是把錢丟到資本需求的地方,那邊比較容易賺錢。



先這樣



下次來談更敏感的 政府在經濟市場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