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20090402 我看到的國富論

這波景氣循環嚇到很多人



也對Adam Smith所提出的經濟理論產生懷疑




看『國富論』到現在超過半年,

夾雜著一堆瑣事跟兩本總體經濟課本。

從這之中看到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國富論』是本非常經典的著作,

除了建立經濟學分析的基礎,

還提出自己的學說,並「荼毒」後代無數的學生與學者。



但國富論1776年提出之後至今超過200年,

漸漸被其他理論所取代,

它所蘊含的理論,在現代社會,有哪些能用?又有哪些需要修正?



首先,有關貨幣價值的部份。

西元1776年整個歐洲還是使用貴金屬作為貨幣原料。

貨幣的價值差不多與貨幣內貴金屬的含量呈正相關。

但現在社會的貨幣價值跟貴金屬已經扯不上關係。

現在貨幣的價值是與國家的償債能力連結,

因此波動幅度會比以往貴金屬貨幣來的高非常多。

這是Adam Smith所無法預料、也無法想像的部份。



再來,是經濟體內各單位的決策。

Adam Smith基本上把「消費者」跟「商人」假設成「絕對理性」與「絕對自私」的個體,

因此在決策上,「消費者」與「商人」並不會因為情感因素而做出違反理論的決定。除了消費者在購物時會考量到貨物的來源而有所差異外,基本上都在追求貨幣的最大利用效率。

現今社會因為各方來的真假消息太多,

「消費者」與「商人」在進行決策時容易受到干擾,

使得非理性投資與非理性消費比例比國富論當年高很多。

這也使得現代經濟運作的複雜度比當年高,就算不考慮眾多延伸性貨幣。



第三,是人民的職業自由度

在大航海時期,人民所能選擇的職業因為工會與商業團體干擾,

呈現大規模勞力失恆的現象,這也是Adam SMith在國富論卷一中

大肆批評的部份。

現代社會因為貨幣價值低,勞力容易非理性的湧向某些「看起來」

很賺錢的行業,造成暫時性的勞力失恆。



將這些問題考慮進去,國富論需要作修正。

但「高度分工」、「市場機能」等核心思想是不會改變的。



現代經濟學為了分析方便,

把經濟活動分成了貨幣市場、勞力市場、可貸資金市場、消費市場等等一堆有的沒有的。

我記不住這麼多,以國富論的觀點,

整個經濟活動就包涵在資金市場、消費市場、勞動市場這三個部份中。

可能在資金市場部份必須考慮外資、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等貨幣衍生物,

但核心價值『以貨幣代替勞動力作為衡量商品價值的基準』是沒變的。

因此,只要將貨幣衍生物轉換呈貨幣計價,就可以把衍生物的部份給排除。

外資的部份剛好正在看,等看完再來說。



最後,以我來看,所謂的資本主義社會,

跟Adam Smith所提出的理論,有很大的距離。

若沒有社會主義的幫忙,傳統資本主義社會是不會去關注勞動者福利的。

但從國富論中可以衍伸,

雇主與勞工之間、勞動與產能之間達成平衡時,

雇主會以一部分的產能損失,去關注勞工的福利。

因為雇主跟勞工之間,很像零和的賽局,

雇主在追求最大產能的同時,勞工也在追求最大福利。

雇主會發現,若投資部份在勞工福利上,產能會提昇。

到最後,雇主所賺的錢跟勞工福利之間會取得平衡,

都不是雙方最好的解,但是是對整體最好的解。



另外,資本主義市場非常強調獨佔市場與技術專利,

但國富論裡卻提出分工與全球化兩項。



我覺得,現代所謂的資本主義,

可能還是延續著Adam Smith所批判的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的結合,

而只是以國富論作神主牌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