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20150730 關於曲目解說這件事

 曲目解說看別人寫,看自己寫,總是會看到很多問題。我把我看到的問題寫出來給各位做參考。或許對於演奏不是很重要,但對於看到文字的人,我所提到的問題會是他們要不要繼續看下去的關鍵。

1. 請設定好你的用途

這份文字準備用在什麼地方? 節目冊? 節目單? 傳單? DM? 主持人講稿? 主持人大綱?...

這份文字要給誰用的? 主持人? 觀眾? 老師?

為什麼這點重要? 因為這會決定你在寫作的時候可以使用的文字有哪些。

給主持人用的就不能太學術化還要盡可能口語化,一方面主持人不一定看得懂,另一方面萬一主持人沒準備上台念稿,也不至於穿幫。

2. 請設定好你的讀者

閱讀這份文字的、使用這份文字的人對於音樂的了解程度到哪? 學過? 進階? 專精? 還是門外漢?

當然一場公開演出無法預料到場的有誰,但是可能到場的聽眾音樂教育程度卻是可以估計的。對於音樂門外漢,不要說銅管木管,連漸強漸弱他們都不會知道。一份文字如果重複出現一些讓讀者沒辦法馬上反應的名詞或是用法,而這些名詞又佔有語意上的關鍵地位,這份文字馬上就會被丟棄不看,因為看不懂。

當然,也可以為了少數「職業的」,寫一些很專業的文字,犧牲剩下超過7成的聽眾。這純粹是自己寫作時候的取捨問題。

3. 請設定好寫作的字數

觀眾拿到節目單、入場、哈拉聊天、坐定,看節目冊、三明三暗、開演。你認為這中間有多少時間? 分配給閱讀節目冊的時間又有多少?一般來說,不會超過10分鐘。

一般受過教育的大學生中文閱讀速度大約3~4字/秒。整份節目單有多少文字,可以統計一下。這樣就可以推算,閱讀完整份節目冊需要多少時間。我沒算錯的話,以一檔演出3首曲子,一首800字計算,光是樂曲解說就有2400字。以比較快的4字/秒進行計算,需要600秒,也就是讀過一遍就要5分鐘。這樣聽眾有時間發現字詞中的妙趣嗎? 聽眾有時間理解文字間的邏輯嗎? 這個問題需要好好思考。

當然,這個不是絕對。如果有辦法寫到讓讀者一看就懂,那寫多一些也無所謂。

4. 請設定好文字的主軸

各位不知道有沒有讀過這樣的文字,文章詞藻華美、內容豐富,但是通篇不知道在講什麼。所有的字都看得懂,但是串起來就是不懂它想說什麼。不諱言,我看到的很多曲目解說都是這樣的東西。

開始寫作之前,請務必先用一句不超過10個字的話,把接下來要寫的文字組織好。這個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軸。主軸抓到了寫作就不會東一塊西一塊,意念也會更清楚地傳達給讀者。對於主軸不重要的東西就不要放,放了只是給自己找麻煩。

5. 請重新聯結曲目與文字

曲目解說雖然只是曲目解說,但別忘了演出不是只有一首曲子。為什麼選它? 它出現在這的意義是什麼? 曲目解說的文字必須要能回答這個問題。就算被選入的原因是「我爽」,也要把「為什麼」給寫出來。不然曲目解說永遠就只是曲目解說,沒辦法讓聽眾在聽到樂音之前做好準備。

拉拉雜雜寫這些,最後一件事情提醒:

節目冊是觀眾從進場之後到開演聽到第一個聲音之前,唯一了解演出內涵的媒介。它可以很簡單很隨便,但如果有想要透過演出傳達一些訊息,務必好好製作節目冊,它可以幫助聽眾聽到演出之前就做好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