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吃的美德』讀後整理

 既然是讀後整理,免不了爆雷。無法接受的請右轉出去。以下會用問題與重點整理的方式把整本書想要說的內容給節錄出來。





一、食材:



1. 當遠方適地適種下集約種出優質農產品,透過國際貿易運到手上。且它的探足跡還比本地不適宜環境硬種出來低時,地產地銷還有優勢嗎?



2. 當人道屠宰確實落實時,素食者所謂的殺生的不人道在哪? 當殺生變成必然時,讓被屠宰的肉品滯銷而後浪費,對經濟動物而言還存在尊重嗎?



二、加工烹調:



1. 「手做」強調的是機器無法複製的「人的溫度」。但是當有一天,連所謂「人的溫度」都被解析,甚至比「手做」更加優質且穩定,手做的意義還剩下什麼?



2. 對於生物體,「個體差異」是無法避免的原罪。既然如此,食譜的意義又在哪?因為每一批食材的狀態所對應的調料、烹調時間、溫度,都不會一樣。



三、吃食:



1. 一個人上館子,原來是一種魯蛇的表現?



2. 對於節食,是否能大方承認自己還是會餓?



3. 到自助餐餐廳,是否能作到只取自己需要的,而非有多少拿多少?



四、飲食的心態與社會責任:



1. 你是否願意分享你作的美味料理?



2. 你是否願意邀請好友,一起烹調,享受烹調當中的愉悅?



3. 你認為的烹調,是分享,還是責任?



4. 當大企業作到社會給予的責任時,「黑心企業」在哪?





每一個問題,都有許多已經習以為常的盲點在裡面,值得不斷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